北大历史系分成历史跟考古两块。
历史专业那块,苏亦是半生不熟,或者说似熟非熟。
好些历史专业的授课老师都不认识。
在考古专业这边,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在考古大本营,苏亦可以很自信的说,没有一个先生他不认识。
就算没见过,也曾听过他们的故事,再不济也在论文上见过他们的名字。
因此,在北大考古专业蹭课,总有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就算宿先生没对他做强制性要求,苏亦也舍不得缺席考古诸位师长的课程。
十年以后,北大从76年开始复课,专业课一直到78年,其实变化不大。
旧石器时代考古由吕遵锷先生讲,新石器时代考古则是由李仰松、严文明两位先生轮流讲。
相比较严文明先生,李仰松先生存在感似乎并不高。但这位先生,也研究新石器时代考古,如果学习民族考古的话,这位先生是绕不开的。
因为李先生是我国民族考古学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是受林耀华先生影响极深。
提到民族考古肯定不能忽略,梁钊韬、童恩正、汪宁生几位先生。
尤其是,汪宁生这位先生对云南民族考古的研究影响太大了。
苏亦读研的时候,没少读对方的着作,有时候,你不读不行。
嗯,跑题了。
还是说回李仰松教授,前世苏亦对他的着作翻看的并不是很多,也有涉略,主要是云大研究民族考古的师兄安利的。
他本科去中大蹭课的时候,中大民族考古的教授基本上都是北大本科毕业的,是不是李先生一系的就不知道了。
两个人同时开设一门课程,在历史系很常见,比如,中国通史就由多位老师轮流讲,宁可、张光达两位先生都在讲。
世界通史,也是由周怡天跟朱龙华两位先生讲。
其实不止考古专业诸位师长有口音问题,历史专业这边也有,比如周怡天先生,讲课口音也重,苏亦蹭课的时候,也颇为吃力。
讲世界史的先生都如此,考古专业的师长有口音问题,也再正常不过。
至于商周考古,不用想肯定由邹恒先生讲。
商周考古第一人,并不是说说而已。
秦汉考古则是由俞伟朝先生讲授,作为苏秉琦先生的弟子,他开的课跟苏秉琦先生是重叠的。
七十年代的时候,苏先生已经不给本科生上课。
秦汉考古自然是由俞先生讲授。
至于,隋唐考古,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跟宿白先生划等号。
其实,这门课全程应该叫“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这个时间段的历史考古都被宿先生包圆了。
嗯,还有原始社会史与民族志是李仰松先生讲授的,在北大,只要跟民族考古有关的,都是李先生在讲授。
还有苏亦最为熟悉的古文字学,这门课就是高铭先生讲授。
说到高铭先生,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带出一个博士生。
北大考古专业这些先生之中,没有成为博导,应该就只有高铭先生一人。
这其中的是非曲直,不足为外人道也。
直到后世,北大考古古文字学,高先生的学生并未能一直传承下去,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人留校北大。
不是不想留。
硕士,想要留北大,难啊。
还有一门古代建筑课程,光听这个熟悉的名字,也知道是由宿白讲授,这门课程整个北大考古系也只有宿先生能讲授。
早些年,北大考古专业古建筑课程虽然是挂着梁思成先生的名字,但梁先生太忙了,大部分都是由宿先生代课,这一代课就代到现在。
还有考古照相,是由赵思训先生讲授。
这个年代,连北大都专门找一个老师来开一门考古照相,就能知道它的重要性。
赵先生开这门课一直开到退休,一生只讲一门,真爱无疑。
还有另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考古测量课,是由张剑奇讲授。
最后一门考古绘图,其实缺人的。
短时间内找不到专门的老师过来开课,其实,宿先生肯定是会的,但,宿先生是领导,都开了两门课了,还要开一门,根本就忙不过来。
要知道北大考古教研室大部分的日常工作都是宿先生在负责,苏秉琦先生还在考古所任职,每周都要北大跟考古所两边来回奔波。
在提到考古绘画这门课程的时候,马世昌还有许婉韵几个老大哥老大姐都下意识望向苏亦。
众人都觉得这门课程,由他来讲述,再合适不过了。
苏亦不接这茬。
他跑过来北大读研,可不是为了留校讲考古绘图。
考古绘图就不需要技术含量吗?
不是。
很有含量。
在没有高科技设备辅助的年代,是必备技能,就是到后世,这门技能也不能缺,就算你不绘画,你也要会看啊。
比如最简单的探方剖面图。
还有遗址关系图。
当然,考古绘图不仅仅是田野发掘的时候需要绘图,田野调查阶段也是要绘图的。
这些流程,苏亦都弄个遍,不过前世辅助工具比较多。
现在嘛,手绘比较多。
测绘仪都不普遍的年代,田野调查的时候,测绘靠啥?
目测啊。
反正,没有宿先生强制要求,苏亦肯定是不会去碰这门课程。
不然,多无聊。
自己一个被美术学院公认最有绘画天赋的靓仔跑来北大教考古绘图,自己估计会被关山月老爷子打死。
可以说,北大诸位先生之中,俞伟朝跟邹恒两位先生身上的争议就挺多的。
高铭先生曾经评论,邹恒自以为是,俞伟朝华而不实,只有严文明做学位扎实、严瑾。
然而,这是从学问的角度来说。
严文明先生自然是厉害,仅仅是学术成果方面来说,严先生似乎比两位两位先生要扎实,尤其是这位先生还以颠覆前辈学术观点而着称。
从国内考古学建立起来,走过百年的道路,从最开始梁思永先生他们颠覆安特生关于仰韶文化认知上错误之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