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3章、谈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只有坐在总统的宝座上,才能掌握权力,对联邦这个国度挥毫泼墨,施行自己想要的政策。

    而想要施行自己的政策,就要坐在总统宝座上,要跟华府那群牛鬼蛇神斗,要不停地斗,天天斗。

    这是个死循环。

    哪怕当选者真的一心想要让联邦变好,也无能为力。

    四年时间太短了,一项政策从下达到施行,再到全面推广,最后到初见成效,让人们体会到它的好,是需要时间的,四年显然远远不够。

    大多数人都会卡在推广这一步。

    政策的施行与推广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必然存在改变的阵痛期,几乎所有人都会倒在阵痛期。

    联邦建国时间短,没有自己的传承与历史,联邦的文化是吸纳全世界各地的文化杂糅而成的,联邦的发展很快,节奏也很快,这种快同样体现在联邦人的性格上。

    联邦人都是急性子。

    选民们对自己选出来的总统要求很高,必须立刻见到成效,必须百利而无一害,必须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最好今天宣誓就职,明天就能让联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地上神国,所有人都满意。

    可这可能吗?

    上帝来了也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介凡人。

    于是联邦的选民亲手扶自己看好的政客上台,再亲手拉他下来。

    一上一下,四年过去了。

    再一上一下,又四年过去了。

    或许曾经有一心为公,想要让联邦变好的人当选,可没等他施展魔法,改变联邦,就被选民们拉下去了。

    于是后面的人都看到了,后面的人首先要确保的是自己能坐在总统的宝座上。

    于是后面的人学会了说好听的。

    于是后面的人学会了夸夸其他。

    于是联邦政坛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无限接近于空谈,无休止的党争与政治斗争,无穷无尽的彼此倾轧。

    为了争而争。

    总统先生是不是一个一心为联邦好的人?

    布鲁克林不知道。

    总统先生或许有私心,但从他力排众议在边境实施的政策,以及能敏锐发现纽约的异常,并虚心向布鲁克林请教这一点来看,他是有公心的。

    谋私与为公并不冲突。

    只要不把纽约搅和进去,让纽约陷入风波,让局势更加恶劣,布鲁克林完全不在乎。

    总统先生用纽约的制度说话,企图扳回一局的心思被布鲁克林所洞察。

    他没有让总统先生如愿。

    联邦宪法及修正法桉赋予了各州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行政权力。

    宪法修正桉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未授予联邦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这是个很微妙的措辞。

    翻开联邦宪法,可以看到其中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在规定选举问题,参议员跟众议员的选举,参议员与众议员的名额分配……

    对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关系的界定并不明确,且十分简略。

    布鲁克林从法理上阐述了州长办公室跟市政厅在纽约市施行政策的合理性。

    这的确说得过去,但并不适合。

    如果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下去,布鲁克林就不得不用宪法对总统先生发起攻击了。

    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矛盾由来已久,比较典型的就是每年不闹独啊立都难受的德克萨斯州。

    可德克萨斯州闹了这么多年DL,也没能成功。

    这其中不仅有法理性问题,更多的是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

    德州DL了又能怎样?

    他难道能搬着自家土地跑到月球上去不成?

    联邦周边的国家对联邦是什么态度,有眼睛的都能看到。

    不要说北美洲,就算是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不一样被祸害?

    只要没跑出这颗球,就不算逃出联邦的手掌。

    因此,有矛盾又能怎样,日子该过还得过。闹独啊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真DL了,今天的GB就是明天的德州。

    同样的,对布鲁克林来说,阐述法理上的合理性也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

    他与总统先生彼此心知肚明,这只是一种话术,不是目的。

    如果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那可真就有的扯了。

    缓和气氛的话题谈完,正事再次被拿上桌。

    情况并没有比之前好一点儿,双方依旧不肯让步。

    明明双方比谁都着急促成合作,双方却在合作的第一项上就有谈崩的趋势。

    两人就像一对儿傲娇又别扭的情侣,明明希望跟对方在一起,却坚决不肯迈出第一步,都等着对方先放下身段来。

    这场会谈在临近下午时分结束。

    走之前,布鲁克林递给总统先生一张E.D.N.Y的临时通行证,邀请总统先生有时间可以去法院旁听。

    总统先生拿着临时通行证,拍着布鲁克林的肩膀答应下来,然后递给布鲁克林一张新的临时通行证,邀请布鲁克林有时间可以去参加他的竞选活动。

    这次布鲁克林郑重地将卡片收了起来。

    这算是在释放一种信号。

    希望这次的会谈失败不要影响双方下一次的会谈,希望还能有下一次会谈,希望对方来自己的‘场子’看看,展示一下实力,希望对彼此有更多的了解,希望双方关系能更进一步。

    这是一种美好的展望,不代表一定会实现,也不代表哪一方率先低头,但至少是一种意愿。

    布鲁克林向总统先生告辞,在特勤的护送下,搭乘电梯返回搜身的楼层。

    那两名搜身的特勤在跟同事交接完毕后,将布鲁克林跟哈里森的物品取了出来。

    哈里森毫不避讳,打开袋子挑拣一番,将物品分类堆放好,就开始解裤腰带,脱裤子,四处塞东西。

    布鲁克林在一旁眼睁睁看着好几堆小山一样的物品一点点减少,最后消失不见。

    尽管来时已经看过一次,布鲁克林还是感觉十分惊奇。

    他用赞叹的目光看着哈里森,就差拍巴掌叫好了。

    哈里森穿戴完毕,提上裤子,扎好腰带,冲布鲁克林示意一下,两人刚准备离开,就被特勤叫住了。

    “等等!”

    特勤从袋子里拿出一只手表,示意哈里森落下了。

    哈里森扬了扬手。

    “送你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