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4章、平静的周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跟总统先生谈崩既在意料之中,又有些在意料之外。

    布鲁克林希望谈话顺利,一次性达成目的,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可他的确没有料到,总统先生有些过分精明谨慎了,双方第一次会谈除了增进了解,试探出彼此的意向之外,什么都没有。

    明天就是库尔将军跟马克·米来·奥尔丁顿上庭的日子了,布鲁克林需要的是即战力,是立刻就能使用的筹码,而不是慢慢磨洋工。

    他怕等跟军方的斗争都结束了,跟总统先生还没谈完。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双方都很急,但双方都矜持地表现出‘我不急’‘你急你先请’的样子。

    哈里森从门童那里取回车,载着布鲁克林离开酒店。

    “回家吗?”

    哈里森问道。

    布鲁克林坐在车里,望着窗外。

    今天是周日,天气很差劲,但并没有阻挡住纽约人阖家出门放松的热情。

    酒店坐落于纽约中央公园西部,毗邻联合国总部跟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是纽约人阖家放松的好去处。

    因此,外面有不少的车,也有不少的行人。

    人们或三两人一起,或呼朋引伴,会同邻里,推着婴儿车,怀里抱一个,手里牵一个,前面后面还有几个大呼小叫地追着的。

    欢声笑语不断。

    由于关着窗户,布鲁克林并不能听到这些欢笑声,但从人们洋溢的笑脸上大概就能判断出,他们很快心。

    外界的风暴并未对纽约造成损伤,纽约人一边刷着论坛,惊叹着外面的混乱,一边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们好像成了吃瓜的看客。

    哈里森又问了一句去哪儿。

    布鲁克林收回目光,‘啊’了一声。

    于是哈里森再次重复。

    布鲁克林想了想,吩咐哈里森直接回家。

    对本次会谈感到可惜与不满意的,不仅仅是布鲁克林,还有总统先生。

    总统先生在布鲁克林走后,彻底爆发了脾气。

    他气休休地扯着红色格子衬衫,一边换衣服一边喋喋不休地大骂那位拦截布鲁克林的竞选团队成员。

    要不是他,布鲁克林手里根本没有富余筹码!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布鲁克林跟总统先生都想和谈,促成彼此合作,但对合作后的主导以及取得成果的分配、合作方式各执己见,无法谈拢。

    布鲁克林手里握着对总统先生诱惑力极大的大筹码,对军方的打击,对总统先生头号劲敌帕特里克·内斯特竞选的阻挠。

    总统先生手里握着为布鲁克林提供助力,帮助他抗住军方的进攻的筹码。

    这两块筹码是彼此最大,最核心,对方最想要的那一块,是底牌,一旦把这两块筹码押上桌,就意味着一方或双方势必要一个结果,要么谈拢,要么谈崩。

    这两块筹码属于压轴物品,是准备最后一次会谈才会押上桌的。

    这两块筹码相当于明黄色筹码。

    而要参与一场赌局,选手手里是不能只有最大面额的筹码的,还要兑换一些小额筹码,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跟黑色的,都要一些。

    在布鲁克林与总统先生这场赌局中,‘赌场’不兑筹码,需要选手自己寻找。

    于是从双方确立要跟对方合作开始,就一直在想方设法搜寻筹码。

    布鲁克林很幸运,临开始之前,在总统先生家门口捡到一枚总统先生竞选团队友情赠送的筹码。

    总统先生更幸运,早在抵达纽约之前,他就拿到了一块布鲁克林‘主动’送上门的筹码。

    这两块筹码面额不大,很适合作为第一场‘赌局’的筹码,让彼此先试试水。

    本来总统先生手握纽约政策筹码,对第一局稳操胜券,本来总统先生已经想好如何占的先机,然后扩大声势,一鼓作气,主导整个‘赌局’,最终登顶胜出了。

    他都想好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发表‘获奖感言’了,结果一转身的功夫,自己家里出了个内鬼,白白送给布鲁克林一块筹码!

    他怎么能不生气?

    他要气炸了!

    往小了说,这块筹码让一局必胜的赌局变成了平局,往大了说,这块筹码拖延了双方的进度,挫了总统先生的气势,完全改变了赌局的走向!

    甚至将来万一总统先生在赌局中失败,都可以说完全是这枚筹码的锅!

    总统先生怎么可能不生气!

    他越想越气,干脆将系到一半的领带扯下来,重重的丢出去,奈何领带本就是布料做成的,轻飘飘地没多少重量,他用力丢出去,领带也只是软绵绵的耷拉在沙发上,根本起不到摔砸东西发泄怒火的作用,反而让他更生气了。

    总统先生解开领口的扣子,气休休地冲进里间会议室。

    会议室内熙熙攘攘,中央的会议桌上铺满了形形色色的表格,各式各样摊开的文件被涂抹得不成样子,会议桌外围一圈儿或坐或站了几十人,他们有的在低头做笔记,有的在查资料,有的则凑在一起讨论或争论,有的则站在白板前一边写一边向同事讲解。

    会议室里很嘈杂。

    这就是总统先生的竞选团队,团队大部分人都在这里。

    他们要制定总统先生竞选的路线,安排时间,联系会场跟当地组织,确保通勤,要搭配总统先生的服装,小到纽扣胸针,大到穿衣风格。要写总统先生的演讲稿,每场都不一样,每个句子,每个单词都要反复斟酌,他们还要分析其他竞争者的情况,搜集情报……

    这里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是业外、行外所不认识的,但这里的效率却是白房子的数倍。

    总统先生进来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该讨论的还在讨论,该争论的脸红脖子粗的还是脸红脖子粗,该吐沫横飞的还是喷吐唾沫。

    甚至靠近门坐的几个负责总统先生形象的女士跟先生注意到总统先生的到来,直接拉着他就往旁边的小屋里去,一边走一边动手扒总统先生的衣服。

    “纽约是现代化大都市,在这里不能穿牛仔裤,戴牛仔帽,这样太休闲,太牛仔风,会让纽约人认为你不够正式,您的每一次出镜跟亮相都必须穿正装。”

    一边扒衣服,几人还一边七嘴八舌地说着。

    “袜子!袜子不能穿超出两种颜色的!”

    “不能带标志!”

    “皮鞋!每一套衣服都有搭配!”

    “您最近身材有些瘦了,以前的西装显得有些宽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