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戎镇戎,镇,坐镇;戎,边关。休翁先生游历边塞数年,把镇戎赞誉为边送第一州。留下对镇戎的脍炙人口写照“平川落照连秦苑,古道炊烟覆驿楼”。
杨六郎从河曲大马营日夜兼程东归,为了抄近路,遇河涉水,遇山越山,直指东南大梁城。
六盘山是镇戎的脊骨。杨六郎坐在六盘山山顶,极目远眺,时值深秋,除左渭右泾之外,周边一片苍凉荒芜,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黄土地上写满了一个字,穷。
前两个月从吕公子身上转移而来的九胴切丝线,竟然在杨六郎身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丝线变成了粗逾牙签的细绳,把杨六郎右手右脚的每一块森森白骨全部连接缠绕覆盖,黑漆漆一层,与人体融为一炉,像极了人体本身的筋肉,徐徐张弛蠕动,令人看了头皮发麻。
杨六郎还惊奇地发现,原来僵直如木的右手右脚,在皮肉脱落之后,便如挂在身上的两串风铎,如今这些黑色细绳居然能与自已心意相通,能按自已心思牵引右手右脚活动,虽然远未熟练圆融,但也可以勉力应付日常行止。
而且,真感觉到午时一个时辰的煎熬,轻松了不少,不再那么难捱。
但杨六郎却不知为何,感觉隐隐不安。
六盘山是周边数百里的水源地,云雾流布,林木阴翳,溪涧成行,不让东南,是西北的清凉之地,杨六郎在此地身心如沐甘霖,酣畅尤胜他处,坐下之后,恍惚之间,便不由自已地神游太虚,做了一个喝酒盗窃的怪梦。
早有炎汉时,南方朝廷就采取了移民实边的策略,本朝太祖借统一中土的威势,积极开边拓土,镇戎已经从前线转成二线。六盘山下有水有林,四五里地内,便有烟村二三处,在西北算不得人烟稀少了。
中土的乡村私塾,不知何时起,形成了惊蛰开课,重九散学的不成文规矩,其余时间,便是一年一度的假期,由着孩童们帮衬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日常喂猪放牛、打草砍柴等。收获时节,到田地里送饭送水,在晒场上晒谷赶雀,甚至割麦扬场等,都要勉力而为。穷人孩子早当家。
虽未到午时,日头已盛,杨六郎经过一片晒场。本意只是直接从晒场边路过,不停半步。
未曾想到,刚刚翻完麦子放下手中疏齿耙的孩子,坐回树荫下矮凳上,从身后摸出一本书,大声读了起来。
“……早知逢世乱,少年谩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是李唐岑参的《行军诗》中的两句。
杨六郎十二三岁时读过。虽然撂下书本多年,大概还是记得岑参边塞诗中的一些好句子。
杨六郎好奇停下脚步,远远的打量着这孩子。只见他黑脸长眉,神情专注,忘乎物外,连雀鸟成群结队来偷吃麦粒也浑然不知。
杨六郎自已也不知为何就停步不前,隐藏在一棵大树荫下坐着。这处难得一见的塞外山村,背靠着粗犷雄壮的山梁,如一个温婉的小娘子,总让行人不由自主停下来。
杨六郎轻轻丢了几颗小石子,替那读书的孩子赶着不肯撒嘴的鸟雀。孩子没有像常见私塾里的蒙童一样摇头晃脑的读,而是挺着腰杆,一脸凛然一字一句地读,声音不算抑扬顿错,却是铿铮有力。
秦音本是高亢,这孩读到动情处,竟如嘶吼一般,“……十日过砂渍,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也曾年少风发直投西北的杨六郎,也听得悚然动容。
这孩子年纪还小,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边塞苦,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边关沙场。将门出身的杨六郎,小时的边关沙场是父兄从西北寄来的家书,是欲说还休的思念,是荒凉的山脊月风中沙,是杨家妇孺们的天地尽头。
稍长些,边关沙场是祖公堂里的累累神主牌,是西北警讯入大梁城后杨府里高高升起灯笼。
再长些,边关沙场就是那一排架子上刀枪弓戟和日复一日的苦练,是年纪稍长的族兄们东市买马西市配鞍后呼啸北去。
等到自已也像兄长们那样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