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立较为系统的碳基光伏产业体系,加强技术标准修订和加快技术标准国际化步伐。
12月23日。
财Z部、发G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碳基光伏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中明确,对碳基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实施引导资金、奖补资金。
12月30日。
工x部发布《碳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规范条件》,对现有光伏制造企业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类,并对现有、新建和改扩建企业以及项目产品应满足的要求做了严格推定。
文件的含义是指,将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
12月31日。
国家电网公布《2020年第一批碳基光伏产业补贴项目清单》。
《补贴项目清单》中,将对碳基联盟实施的西北五省的产业基地项目实施点对点的资金补贴。
国家电网与财z部的资金不同。
前者直接、干脆、量大!
后者间接,重在引导和补充。
至此,政策层面的支持已经展开,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
电力能源将不再是捉襟见肘,而是宽松和宽裕。
2020年1月。
疫情继续发展。
北美新增感染病例破万。
总感染人数已经突破3万人,其中重症病例达3000人。
而国内,也开始有了发展迹象。
感染病例达到600例,重症病例达到80例。
为此,监管层开始动员,要求限定社交距离,实施动态化管控。
社会氛围也开始紧张起来。
平头哥研究院获得了第一手病毒样本。
闻院士调度医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展了病毒研究。
常乐来到研究院,闻院士向常乐介绍:
“疫苗研究主要的方向有三类。”
“第一种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通过把病毒抗原基因插入无毒害腺病毒载体中,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
“接种后腺病毒载体进入细胞,利用细胞蛋白表达系统翻译出抗原蛋白,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这种疫苗只需要注射1针,适合快速、大面积接种。”
“第二种是灭活疫苗,通过对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采用加热、辐射或化学药品处理等方式进行灭活……”
“使其失去感染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经纯化后制得的灭活疫苗。”
“一般需要接种2针。”
“第三种是重组蛋白疫苗,将病毒抗原基因重组承载于载体上,将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到受体细胞,如细菌、酵母或动物细胞中……”
“利用受体细胞蛋白表达系统生产抗原蛋白,经纯化而制成的重组蛋白疫苗。”
“这种疫苗一般情况需要接种3针……”
“哪种疫苗方式最好?”常乐问。
“很难确定哪种最好,需要看具体成果。”闻院士说:
“以上三种疫苗技术路线各不相同,但都是利用病毒S蛋白,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保护效应。”
“而腺病毒载体疫苗,有一定缺陷。”
“若之前已感染过腺病毒,会被体内相应抗体部分清除而降低免疫效果,降低有效性。”
“那我们研究的是哪种?”常乐闻。
“老板,我们不研究疫苗,疫苗研究有其他机构实施,我们研究临床治疗用药。”闻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