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只服从(抗)战时最高统帅的程家骥,好象、似乎还不是党员。国法也就罢了,这党纪怕是管不到他头上的。可正在阅读分别来自于二百师部和同古城内的两封电报的陈部长却是记得这一节的,可在此情此景下,以他的心计之缜密,又哪里会傻到去触这个霉头。
“校长请放心,日后卑职定当好好管教管教这个小家伙,对其决不再姑息放纵。可他托戴炳功转呈的这个趁日军第二师团的兵力不是分散于城中各处,就是正是我军援军鏖战正酣,无力对同古城实施严密封锁之机从二百中抽调小股部队,分批快速突入城中,以加强城内我军的战力的方案,依我看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陈部长之所以敢仗义执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已看透了最高当局对程家骥这次的所做所为又是大为气恼,又是衷心欣赏的矛盾心态。说到底,现在可是战争时期,一个桀傲不驯不听招呼,却又能义无反顾的置生死于度外。事事皆以战局为先的名将。固然有让人不喜之处,可比起那种枪响三百二,闻风过黄河地长跑型福将可要强上太多了。
先喝了口白开水。平静了一下心绪,感觉自己已恢复了常态地最高当局才从陈部长手中,要过他适才压根就没细看的二百师转来的那封电报端详了起来。由此可见,其对程家骥地重视度之高,要知道,能值得最高当局把自己给气糊涂的将领,可着中国去找。也数不出几个来。
从头到尾看完电报后。最高当局又对着放在书桌上的缅中地图用起功来。
心知最高当局此时正在权衡着此举的利弊得失的陈部长静静的等着。
显然二百师虽也是堪称最高当局的心头肉,可与整个缅甸战局地份重相比。还是太轻太轻。没用多久。最高当局就有了取舍:“就按程浩然地方案的办。让二百师以不少于一个加强团地兵力在今明两天内,分批冲入城中。统归程浩然指挥!
于是乎,从二百师身上生生割下来地这几千精兵,就象是一股股新鲜血液一般,源源不断地输向了同古城中。尽管在过封锁线时损失惨重,可他们的到来还是让同古城中地日军与胜利的距离愈来愈遥远了。
与此同时,已把二百师看成最佳血源的最高当局,也没忘了拉他老人家的另一块心头肉五十八师一把。稍后,二百师的五九九团,就接到了配署五十八师的命令。
眼睁睁的看自己的二百师被重庆的电令拆得是七零八落,欲哭无泪的戴炳功郁闷得直想吐血!
戴炳功其实是幸运的,他只是想要吐血,而处在整个战圈的风口浪尖上的张玉灵已经吐血了。他的五十八师几经火线缩编之后,连轻伤员在内就只能勉强保持两个团的建制了,伤亡率更是达到该师历史上从未有过比例,百分之六十七,多年来攒下的家底,一大批久经沙场的基层军官,也快拼光了!
毫不夸张的说,到同古会战的第六天的中午时分,茂奇镇内已看不到任何稍稍完整的地面建筑物了。
而日军的前锋早在太阳升起时,就压到了茂奇镇的边上,若不是五九九团来得凑手,连眼下这种芨芨可危的局面都维持不下来。这一切还得从最高当局所寄与厚望的目标的转移说起。自从在心里把同古西北郊降格为次要方向后,最高当局就给以南北对进的姿态从大道上向同古城艰难推进的五个师,扣上了行动迟缓、居心叵测的帽子。在一下接一下敲在他们头上的指挥棒的激励下,这五个师的作战动作也积极了许多。而且,从分别从曼德勒、仰光方向出发的第二批次中**队(四个师)也已在兼程赶来的途中。
南北两头压力的陡然大增,让早已是焦头烂额丸山正吉,不得不又从攻击同古的部队中抽了两个大队去增援两头的阻击部队。第二师团的处境日益不妙,大大的刺激了统一指挥由战前才从菲律宾、北越等地调入泰国的十六、二十一、四十八,组成的日军后续部队的土桥勇逸中将(时任二十一师团师团长)的神经。
缅中战局虽然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调整着,可从宏观上来说,相峙不下仍旧是战场上的主旋律。可上至远在千里万里外的中日两国最高统帅部,下至在尸山血海的战场上挣扎求存的普通士兵,心里都明镜似的这种相对稳定的僵局持续不了多久了。
从总的态势在看,参战兵力不久就会达到十二个师,且还会大批援军赶到中**队的胜算无疑更大一些。可要是十万日军能合流,那对战局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