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常秉举杯的手有些颤抖,说不上是感动还是激动,他仰头饮尽杯中酒。
之后,大多是谢家兄弟的叙旧,萧弘毅静静地陪同。
渐渐地,兄弟俩的话题从家事聊到了国事,说起了最近刚结束的春闱考试。
谢常秉逛了两日的市井茶楼,却有些意外的收获。
“陛下可曾听到一些此次春闱考试考题的传言?”谢常秉问道。
“什么传言?”萧弘毅道。
谢常秉神色肃然,道:“这几日坊间都在传,不少考生在在考试前拿到了部分考题,甚至还有人说考场中有人夹带。”
萧弘毅挑眉,道:“有这样的事?”
谢常秉点头道:“听说是一位闽南的考生在醉酒之后无意中说出自己高价买到了不少考题的事引起,之后又有个考生气愤的说自己花了重金求夹带,结果却没有等到。渐渐地,这事就越传越厉害了……”
萧弘毅脸色冷了几分,对谢常秉道:“谣言是不是空穴来风,等放榜那日就知道了。”
谢常秉心道这可不是小事,不过皇帝既然心里有了成算,他也就没有多说。
三人吃过午饭,谢常秉邀谢常安去家里看看,谢常安面露迟疑。
谢常秉似乎看出他的顾虑,叹息道;“父亲这几日每天吃完早饭就出门说去拜访旧友,你再不回家看看,我都不知道父亲这‘旧友’要拜访到何时!”
谢常安愣了一瞬,错愕的看向谢常秉。
谢常秉道:“父亲担心他在家,你不敢回来。”
谢常安哪里又会不明白?大哥官复原职要回京,可父亲年近花甲却跟着进了京,怕也是放不下他。
“大哥,我回去的,回去的。”谢常安哽咽道。
谢府还在原来的位置,重新修缮时谢常安也亲自到看过,自然不陌生。
一进家门,谢常安就堂屋里一群人在等着他。
“怀瑾回来了。”
“小叔叔安好。”
“叔叔回来了,叔叔回来了……”
郑氏是大哥的发妻,此番进京,她陪同而来,带着三个孩子一起。
应是提前收到了消息,她手里抱着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儿,早早地就把孩子们叫到一起等着了。
谢常安眼底湿润,却满是笑意,跟郑氏问好,“嫂子,好久不见了。”
郑氏笑着和蔼,道:“好久不见,以后常回家,大家伙都惦记着你呢。”
谢常安点了点头,摸了摸跑到他脚边的俏丽小姑娘,道:“你是雪晴吧,叔叔上回见你的时候,你才刚学会叫爹娘。”
小姑娘有些是个开朗的性子,甜甜地咯咯笑。
谢常安又对面前的小少年道:“亚文,听说你前两年就考上了童生,叔叔还没跟你道喜呢。”
谢亚文躬身一礼,谦逊道:“叔叔安好,侄儿还需要努力,父亲说,若是能的叔叔指点,侄儿定能更进一步。”
谢常安有些惊讶的看向身边的谢常秉。
谢常秉笑了笑,肯定道;“论读书,谢家天赋无人超越你。怀瑾,快把人带进屋坐会儿,总不能人一直站在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