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把碗筷收拾回厨房,来到北屋。和翠英彼此打了声招呼。
这时翠英已经吃饱喝足。见鸾凤进来,趁机下了饭桌。辛花也放下碗筷与鸾凤一同把翠英让到炕沿上坐下。
庚辰见弟妹进来了,知道翠英接下来要说什么事,有点儿难为情,就端了碗,拿了馍,出去和小弟梓辰一块儿吃饭去了。
三元与两个闺女赶紧往嘴里扒拉了几口饭,也放下了碗筷。三元随手装了一袋烟,二妮儿撤下了碗筷。
大妮儿忍了一顿饭的时间,这时看着还在胡拉闲扯的翠英与鸾凤,忍不住问道:“嫂子,恁快说说恁给咱兄弟介绍的对象,人家是啥意思?”
辛花与翠英指着大妮儿一阵哈哈大笑。
翠英不顾大妮儿莫名其妙地表情,直接对三元与辛花说道:“哈哈哈,叔,婶子,恁是不知道,昨天我回了一趟娘家——那可是专门为了我兄弟才去的哟。到了宋家村我直接去了老杨家。在人家家里,我可是把我兄弟一阵猛夸呢,正派、能干、手巧、对人实诚、会心疼人儿等等等等,我可是夸完了我兄弟又夸恁二老呀,说恁三叔老实、本份、有主见;说我婶子是如何如何会疼媳妇儿,又如何如何的会缝穿人儿(土语:第一层意思是形容人针线活儿好,第二层意思是勤快、热心,知冷知热)等等等等!我可是把好话都说尽了,最后人家才同意过两天让我兄弟跟我去一趟。到时候人家家里人都见见我兄弟,如果人家家里人儿都没意见,就会让闺女和我兄弟见见面。事情要是到了那个地步,我兄弟的这门亲事不就成了?”
翠英连说带比划的,最后双手一拍向外一分,结束了自己的话。
其实,从翠英赶着饭点儿来,又表明媒人的身份时,三元与辛花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只听三元道:“虽然现在的婚姻与早些年有所不同,不再完全受父母之命。可是一个女孩家家的,见了生人,就那么一小会儿的时间,又有几个是会相人的?那能有自己的什么主张?虽说是女方家长都相中了庚辰,这门亲事就成了九成儿,可也不敢说百分百能成。现在毕竟是新社会,人家姑娘又是个文化人,如果是个有主见的,这剩下的一成儿也是有变数的。”
翠英听三叔说的这么明白,自己刚才的一番话,只有最后一句不实际。只为在三叔与三婶心里博个更好的彩头。
而三叔说的话又恰恰针对这一点儿,知道不能糊弄就鼓了一下掌地说道:“三叔说的对,但是以我兄弟的朴实诚恳,姑娘见了肯定没的说。”
“但愿人家能看上庚辰的朴实本份才行。”
辛花知道自己的儿子虽说老实本份,但不够机智。可转念又怕翠英也凉了心,话锋一转立刻又道:“他大嫂子,虽说你大兄弟不够圆滑,到时侯去了,不是还有你在他身边吗!还是要多多仰仗你才行啊!再说如果万一这次不成,那不是还有个来日方长吗?”然后抛了一个你懂得的眼神过去。
翠英一听辛花的这段话,即说了庚辰的不足,又强调了自己的价值,还给自己留了余地。
翠英哈哈一笑,爽快地说道:“对,我三婶子说话我最爱听,我大兄弟的事还就得包在我身上。”
“那是,你大兄弟的事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你的。”三元也陪笑道。
“那就先这样,过两天让我大兄弟去队上赶了马车,我们好去。”
三元知道翠英让庚辰赶了马车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搞排场,主要是为了让庚辰更体面。
能从队上借到牲口,也显得庚辰不管是在队上还是村里都很吃得开。这种给庚辰加分的事,三元当然乐意做。就爽快地应了道:“好,好,到时一定让庚辰赶了车接你去。”
翠英哈哈大笑着走了,一家人送出去。三元回来立马把梓亭叫过来,说了借马车的事,梓亭爽快地应了。
时间过的很快。这两天梓亭尽量安排翠英跟庚辰一个组出工,就为了让庚辰在体力活儿上多照顾着点儿翠英。
庚辰干活儿不惜力,翠英也乐意庚辰的讨好。虽然更在乎的是梓亭这样安排所表达出的善意。翠英也就心安理得的悠闲地度过了两天。
在宋家村的老杨家,这天清晨,杨老太早早地就起来了。吩咐了在家里的二儿子与小儿子,把院子的里里外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让二女儿把桌椅也都抹洗了一遍。
宋家村村民生活殷实,就是在困难时期,村干部也是不搞浮夸,不跟风。宁愿被上级领导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也坚守本心,守护了一方百姓。
村干部瞒上不瞒下,硬是在全国坏的大环境里,确保一个小村庄人的家家丰衣足食。
也正是因为如此。六十五岁的杨老太看上去面色红润、精神奕奕。杨老太是一个小脚老太太,拄着拐杖,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牙齿开始脱落,门牙看着还算齐全。长的比较白净,头戴一顶黑呢子小帽。
上身穿青色掖襟夹衣,因为有时要为儿子们带孩子,腰身裁的比较肥大。青色夹裤,下边绑腿。脚穿白棉布袜子,外穿一双小巧的黑呢子面的尖头小鞋。无论穿的戴的做工都很精致。
杨老太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二儿子参军多年,都是通讯兵。因为没有文化,性格倔强,政治觉悟不够圆滑,虽然老大立过一次二等功、两次小功。
从部队上下来,转到乡里当了一年多书记,但还是因为各方面协调能力不足的问题回了家。岁数也有点大了,后来与一个二婚女子成了家。
老二没立过功,能力也平常,虽说要身材有身材,要相貌有相貌,在整个村里也是最养眼的一个,但脾气却更倔。回来后一直单身,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