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束腰衬得她身姿更是纤细。
发式也十分的简单,只是将前面的鬓发中分,再用白玉的梳子随意的挽在了脑后。
聘聘婷婷的走来,斜插在侧面的碎珠儿发簪一颤一颤的,给人一种想要保护的欲望,偏偏脸上的表情很是娇蛮。
这样的反差让人心中微痒,入魔一样只想将目光锁定在她身上,也就是年岁不大,要是再大一些,只怕还不知道出落成什么样儿呢。
不说莫非,只说周敏,他身为定王也算是见多识广,见到这位小小姐都忍不住微微一愣。
“林小姐,贾二之前也说过了,这是贾二的外祖家,和林小姐没有什么关系,是您非要跟着我来。
别说这些侍卫还没说什么,退一步讲,就算是他们真得不给我国公府的面子,难道你们巡盐御史府就比我们高了不成?
不过是二品的官员罢了。”
巡盐御史府?
二品大员?
“王爷,是林如海,太上皇时期的探花,亦是心腹。”
其实不用莫非说,周敏也认识这位林探花,当年惊艳了整个京都的美男子。
不,用美男子来形容他根本就是对他的侮辱,相比较他的样貌,更让人钦佩的是他的胆量。
当年殿试是太上皇亲自出题,题目是大陈的税收政策。
参加殿试的举子们大多数是歌功颂德,将大陈的税收政策和前朝最重的时候相比,对大陈大加赞赏。
还有一小部分是避重就轻,虽然委婉的提出了对于税收的改进,但是措辞含含糊糊,唯恐惹了上面避讳。
只有这位林如海,洋洋洒洒将大陈税收的问题点了出来,尤其是盐政,用词颇为犀利,入木三分,就连解决办法也写的很是缜密,可行性极高。
这种举动,简直是惊呆了一众判卷的官员,因为是殿试,自然没有落第一说,不过官员们都知道太上皇最是一个好大喜功的。
揣摩着他的心思,就将这份文采斐然的试卷打入了三甲,不过好在也有对他颇为欣赏的官员据理力争,倒是没有垫底,成了三甲的第一名。
按照之前的惯例来说,帝皇日理万机,虽说是科举大事,但是一般也就是将前五名的卷子送进去。
偏偏那一日夏守忠已经将前三名的卷子拿出来了,却没有宣布名次,而是又将后面的几份卷子取了,也送入了御书房。
最后这一位本来已经内定了三甲头名的林如海,居然一跃而起,跨过三甲,成了头甲第二的探花郎。
不过莫非却是说错了,太上皇虽然拍了这位林探花去了江南帮他管理最重要的盐政,但是对他针砭时弊的性子却很是不喜。
相比较听这些糟心的事情,他其实更喜欢那些讴功颂德的吹捧。
当年之所以取中他做探花郎,也是因为当年承恩侯和丞相对林如海颇为推崇,极力举荐他去江南管理盐政。
又有皇太后在身边求情,这才勉勉强强答应了,不过到底心里有些不舒服,只说这探花不如他长得隽秀,硬是点了他做探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