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
"大小姐这里就是咱府上二十二亩地,由于建桥、建官道占去一亩二分,现在路南有十一亩,路北九亩八分已经种上麦子,路南种的都是青菜、萝卜还没有收。"刑管家指着桥头路两旁土地说道。
玉瑾挑开牛车上的帘子向外看自家菜地所在位置,全部临近官道两旁,另一头临近河岸,见靠近河两岸芦苇、蒲子已经泛黄,桥下不断有货船从桥洞下过去,"邢管家,这桥什么时候建成的,你知道吗?"
"这桥是先帝时期就开始建的三孔石桥,用了两年时间,今年春刚建成,名叫西汴桥。我们住过来时桥刚好开通,从这桥上入城,比过去绕另一边桥上进城减少几十里路。"
"这些芦苇花和蒲棒有主吗?"玉瑾指着河两岸芦苇和蒲子问道。
邢管家笑道:"河是官家的,那芦苇和蒲草都是野生的,谁想要谁要,因为在水里可是不好收割,不然早被收割完。"
"邢管家,你想法弄些蒲棒和芦苇花,我有用,放出风去,我们拿银子收购就是。"
"是,大小姐。收了地里萝卜、白菜就没事了,我领人采些就是,不用花银子买。"
"大小姐,要那些东西何用?"曹妈妈不解问道。
"蒲棒晒干可以填充枕头和一些小东西,至于芦苇可以和麻绳编成笼翁,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那种高木底谢公屐,冬天可以在雨雪天气穿,如果采的芦苇花够多,你们每人赏一双。"玉瑾很给面子解释给曹妈妈听。
"呦,那可多谢大小姐了,老奴最怕冬天下雨雪踩湿鞋,甩得两腿都是湿泥。"邢管家笑着道谢。
玉瑾一路上不在说话,她开始低头沉思。溪奴只要有外人在,一般都不说话。曹妈妈几次想张口,现在是玉瑾掌家,想讨个口风问问玉瑾今天想买什么,见玉瑾神情严肃只得闭了口不语。
"大小姐,就要进城了,请大小姐吩咐去哪里。"邢管家打破沉默,开口请示。庄里人习惯把河对岸内城闹市地方称为城里,其实农庄本身也在城墙内,只不过是外城。
玉瑾沉吟一下,"邢管家,你去打听砖、瓦、石、木材、门、窗价格,还有他们的储备料有多少,可不可以赊账,送货到门价格。顺便打听建房工头谁的活好,工钱如何算,现在是否有空闲建房。顺便买二十斤盐,十斤上等棉花,买六个腌菜用大坛子,买些猪大骨头。溪奴,你给邢管家数出五两银子,邢管家办完事等在金桥街口就行,半下午回去。"
"是,大小姐,老奴送你到金桥街口。"
"邢管家,问问能通过水路送砖瓦吗?地点是西汴桥头。"玉瑾想起河中货船又补充一句。
"老奴记下了,小姐,已经到了金桥街口,牛车不好往里进。"邢管家跳下车,放下小板凳,溪奴先踩着下车,曹妈妈下来,两人一边一个护着玉瑾下车。
玉瑾带着曹妈妈、溪奴一路逛下来,对街上物品行情了解个大概,中午进入饭店内每人吃碗面条,正想从饭店出去,门外传来两人说话声音,一个清亮声音忍不住大了些,曹夫人面色一喜,溪奴小声说:"是大少爷身边阿际声音。"
玉瑾急忙止住脚步,并阻止两人出声。
"大少爷,你就让小的回去一趟找夫人拿些银子,您都吃了三天黑面饼子了,每天还要读书学习,光吃饼子喝水您也受不了。"
一个低沉声音喝斥道:"闭嘴,少你吃的吗?"
"大少爷,您是千金之躯,小的皮糙肉厚有饼子吃就行,可您不行啊!再说天已经凉了,入秋也该穿夹衣。我回去一趟,还有二少爷的衣服我一齐带回来。"
大少爷沉吟一会,低声开口:"阿际,再等两天,母亲忙着大妹妹的病,可能没顾上,你回去索要母亲见了肯定伤心,以为疏忽我们。"
两人吃完饼子背着书筐走远,玉瑾出门只看到一高一矮两个瘦瘦背影,"大小姐,是大少爷和老奴的大小子。"曹妈妈本来要出去的,被玉瑾拦下,她还没有正式见过大哥,从话语中听出大哥是个稳重孝顺的人,此时出去解释不清,她来饭店并不为吃饭,而是调查饭店行情。
玉瑾接手管家没几天,没有人提醒给两位哥哥送银子,这是玉瑾疏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