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秩序,要讲秩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吧。

    我的任务可以算是完成了吧。

    这里不需要我了吧!

    他想走,奈何,何迈还不允许,而且,理由很多,乍听起来还真的有那么一点道理。

    但是,道理归道理,老檀还是不服气。

    他参加北伐是为了什么?

    那就是为了攻城猎地,一展才华抱负的,要是就为了在这里看守大门,收缴残兵,那他还不如留在京口看守呢!

    何必如此?

    还大费周章的。

    眼看着南大门这边就没有什么大货,老檀当真是手痒的很。

    何迈当然理解他的心情,都是自家兄弟,老檀是个什么样的性格,他还能不清楚?

    只听得他安慰他道:“凭之兄,莫心急,莫心急。”

    “你想干什么,我清楚的很,且等着好了,我们在这里镇守也不会毫无收获。”

    收获?

    能有什么收获?

    檀凭之都已经抻着脖子,仔细观望了半天了,也没有看到什么带着军衔的大将从这里经过。

    所谓搂草打兔子,那也得有兔子才行啊!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说来也算是个中性词了,对于无法灵活运用,运用得当的人来说,这自然是一个贬义词,墨守成规,还懒得一比,自然是毫无收获的。

    而对于早就有了完善的计划的人来说,这一招守株待兔的奥妙就在于,扼守住兔子的必经之路。

    战术得当,还能抓不到兔子?

    正当檀凭之跃跃欲试,想要转移的时候,突然,南大门偏侧的角门处,居然有了动静。

    雍州城和其他大型的城池也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建筑方式也是城墙四周有门,而大门的侧面还有配套的两个小门。

    晋末年代,城市的建筑模式还比较传统,尤其是城门这一块,并没有流行明清时期的那种拱圈式城门。

    这个时代,城市的大门往往都是梯形的。

    大门是梯形的,毫无疑问,小侧门也是梯形的。

    不管是行军还是普通百姓进出,都比较方便,而现在,经过了王谧他们的维持,南大门这边的秩序已经得到了恢复。

    尤其是城门附近,早就已经换上了晋军士兵把守。

    当然了,其中也有一些是丁零人,这些丁零人都是将他们的种族传统进行到底的卓越人士。

    不就是投降吗?

    不就是继续帮着别的部族做事吗?

    这都是很简单的事,在中原游荡的这几十年来,丁零人就没少干,于是,现在,从氐秦换到了晋人,这有什么的了?

    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个操作嘛?

    再说了,晋人可比氐人好说话的多,做事也体面,跟着晋人干,有什么好丢脸的?

    说不定,对于兄弟们来说,还是一条好出路呢!

    总之,就是混一碗饭而已嘛,怎么混都不丢人!

    这些丁零士兵来看守城门,可谓是驾轻就熟,他们本来就占据着这座城池,对这里的环境也更加熟悉一些。

    在大批晋军的看守之下,就算是仍然让他们持有兵器,他们也不敢造次。

    乖乖的看着城门,严防任何可疑人士出入。

    有他们,何迈也更放心了些,这个没的说,这些士兵连甲胄都没有换下来,仍然穿着丁零人的服装,不过只是把他们手中的兵器原地换了一个指向而已。

    他们自己都没有压力,晋军就更加没有负担了。

    因为他们的这些装扮,一开始,还很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些一路杀出城的丁零士兵,冲出来的时候,看到城门处站着自己人,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城门还掌握在自己这边。

    毫不犹豫的就冲了上去!

    都是自己人,怕什么?

    怕什么?

    有兄弟们在,当然是什么都不用怕啦。

    快到我们这里来!

    有前途哦!

    由于受到了投降丁零士兵的蛊惑,很多原本还想搏杀一阵的士兵,一出城就落入了晋军早就设好的埋伏之中。

    他们原本还指望着拉上城门外的这些兄弟们一起作战呢!

    哪成想,兄弟们早就已经改旗易帜,成了对方的人,看到城里有士兵们冲出来,不管是想再战的,还是想逃跑的,统统都能招呼,只要是他们奔到城门前,已投降的这些丁零士兵就会带着晋军一拥而上。

    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保证马上面的掉下马来,步战的呢,也不遑多让,保准让他们无法前行。

    统统围困,一番搅扰之后,便被收缴了兵器。

    来吧!

    打不过就加入吧!

    其实,一直以来,这是很多丁零人的生存之道,毕竟,他们在中原腹地一直以来都是弱势群体,人少,实力弱,以往几大部族还都很强盛的时候,他们就是群殴的时候被欺辱的对象之一。

    那个时候,如果他们的实力足够的话,自然也可以在中原谋到一块广阔的田地来充当自己的地盘。

    然而,多年以来,他们并没有实现这样的愿望。

    这说明了什么?

    这足以说明,丁零人就是实力不济。

    既然无法达到占据一块固定地盘的目的,那么,多年以来,丁零人仍然广泛活跃在中原地带的秘诀是什么?

    总是有理由的吧!

    这是当然的!

    答案的难度一点都不大,不过就是四处投靠而已。

    不是依附氐秦,就是投奔姚羌,当然了,在很久以前,他们也曾经向大晋伸出过橄榄枝。

    只不过,行动缓慢的大晋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接收,他们就又反叛而去。

    来来去去的,轻松自如。

    因为实力弱小,也并没有什么势力要对他们的反叛行为予以严惩,追究责任。

    走了也好,走了就不会惹事了。

    相反,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却也有一些奇特人群还相当的佩服,觉得翟辽能够率领族人,在自身条件有限的基础上,长久的生存下来,这也算是一种本事。

    相当有能力了。

    于是,对于丁零人来说,他们特别熟悉投降之后如何把事业做好的流程。

    当然,对于曾经的自己人,也不例外。

    下手,狠着呢!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