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9章 伟大的博物馆事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关,还当时故宫文物南迁有关。”

    苏亦本来想要迅速跳过这个部分,没有想到突然有同学问,“小师兄,故宫文物南迁部分你提及好多次了。之前提及到历史博物馆在午门、端门一带旧址的时候,也提及到文物南迁,现在又提及文物南迁,这个部分事情,可以跟我们简单说一说吗?”

    苏亦望向众人,“这个有点跑题了,大家想了解吗?”

    众人点头。

    “来都来了,小师兄,你就跟我们说一说呗。”

    “我觉得大家都挺好奇这部分历史的。”

    “那么多文物,从承德跟沈阳搬运过来北京就需要运送那么多次,南迁就更加麻烦了吧。”

    苏亦望向许婉韵跟黄妘萍,这两个大姐也没啥异议。

    许婉韵还说,“苏亦,你跟大家讲一讲吧,我们也好奇。”

    苏亦点了点头,“那就讲一讲。”

    恰好,他对这部分知识不陌生。

    抗战的时候,大后方在哪里?

    当然是西南了。

    恰好,他读研的时候就是在昆明,虽然故宫文物南迁不经过昆明,但在西南地区读书,研究博物馆历史,尤其是民国部分的历史,是没有办法绕靠故宫文物南迁这个大事件的。

    那么故宫文物南迁,应该怎么讲呢?

    怎么讲都可以,只要基本史实没有错误就行。

    跟之前讲述中国通史陈列设计背景一样,讲述故宫文物南迁,苏亦自然会提及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咱们前面讲述民国历史的时候,肯定会提及辛亥革命。那么讲述抗日战争的话,肯定会提及九一八事变,这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

    “九一八事变后,平津震动,华北局势紧张。为保文物安全,古物陈列所筹谋文物安全保存之策,拟具应变计划。这个应变计划,一开始不是南迁,南迁只是最终方案,却不是最初方案。因此,在讲南迁之前,跟你们讲一讲古物陈列所方面的应对方式吧。”

    “一开始,陈列所方面并不打算南迁,而是打算在所中空地挖建地窖,以备存藏金属陶瓷等文物珍品。”

    苏亦说完,众人目瞪口呆,“这个方案不靠谱吧?就算地窖成功了,所有文物移入地窖有啥用啊?日本人都来了,保存多好都没有啊。”

    苏亦笑,“不能这么想,因为,九一八事变,只是在东北爆发,华北或者说北平,还是安全的。挖地窖的前提就是北平还安全,并没有被日寇占领。”

    “就算如此,这个计划也不靠谱吧。”

    苏亦笑,“还有其他计划,陈列所这边还派人赴东交民巷使馆区考察,与各大银行商租保险库,以备寄存各种珍贵文物。”

    “东郊民巷?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熟悉啊?”

    “民国时期,有名的使馆街啊。”

    “没学过近代史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在北京设立公使馆,北京的东交民巷也就成为了有名的使馆区。”

    不需要苏亦回答,同学们就自问自答。

    苏亦点头,“恩,东郊民巷就是当时的使馆街,其实就在两馆大楼的隔壁,恩,就是东侧的公安部大楼一带,很多建筑物都存在,大家感兴趣,一会就可以去观看。”

    反正在北京这个地界,几乎每一片土地都可以承载着一连串着名的历史事件。

    说着,苏亦继续刚才的话题。

    “1932年8月,古物陈列所主任钱桐致电南京内政部,呈报《国难期内应付非常事变计画》。该项计划包括‘防内乱’和‘防外寇’两项内容。”

    “啥叫内乱啊?就是担心北平城内发生病变或者盗匪的劫掠。应对这样事件,应该怎么办?”

    “加强警卫。”

    “最好就是闭馆吧。”

    同学们纷纷给出建议。

    苏亦点了点头,“恩,确实如此,不管加强警卫跟闭馆都没问题。这个方面,在两馆大楼也出现过。”

    当年,两馆大楼为了防止文物损坏,直接由军方接管甚至一度闭馆,大家对此也不陌生。

    “咱们现在着重讲述一些防外寇,这个方面注重文物保存地点和保管方式,包括两项计划:一是防飞机抛掷炸弹计画,其主要做法是在故宫院中挖建坚固地窖,将金属陶瓷各类重要物品选择装箱入窖保藏,将金属陶瓷各类次要物品聚藏宝蕴楼地瓮,将名人字画及善本书籍须防潮湿者暂移藏宝蕴楼地瓮。二是防外寇入城掠夺物品计画,其主要应变措施是将珍贵文物精品送往东交民巷各大银行库房保存,并将各种古物清册、文件、档案、印信及铁柜钥匙临时移藏他处妥慎保存。与此同时,古物陈列所派股长谢涛等人到东交民巷使馆区内寻觅合适的保险库。经考察与接洽,各大银行的保险库或因房屋狭小、零散,或因受日本势力控制,无法为大批珍贵文物提供安全寄存空间,仅六国饭店尚有地窖34间可租借,月租费大约需600元。”

    “不过因为局势变化太快,前面两个计划都没法实施,不管是挖地窖还是转移到东郊民巷。因为,1933年1月初,国府决定将古物陈列所文物与故宫博物院文物一同南运。”

    “决定南迁,也不容易。当时,古物陈列所决定择最精华物品先行迁移,但其最精华物品多数陈列于武英殿中。虑及中外游客来所参观有赖于武英殿中之陈列品,古物陈列所决定将武英殿陈列之最精品和宝蕴楼库藏之最精品搭配提选,装箱南运。”

    “2月15日至5月16日,古物陈列所文物分批随同故宫文物南迁,第一批为200箱,第二批为840箱,第三批为1400箱,第四批为3000箱,共计4批5440箱,所有古物陈列所南迁文物存放于上海法租界天主堂街26号库房内。南迁古物前后装运四批,共件。”

    “就算如此,南迁的古物也只是一部分,还有不少留在北平之中。”

    留在北平的古物种类有字画、图籍、金银器、漆器、插挂屏、如意、戏衣、瓷器、珐琅、扇子、经卷、珍物、玉器、木器、钟表、绸缎、铜佛像、洋瓷、铜珐琅等九万馀件。

    不过留下来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小物件了。

    被评上国宝的,几乎没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