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魏晋南北朝考古考搁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正确标题:魏晋南北朝考古考个啥

    周一,正常上课。

    苏亦在考古专业上的第一节课,并不是俞先生的《战国秦汉考古》,而是宿先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也就是他拿来搪塞俞先生,不能担任他战国秦汉考古课助教的理由。

    然而,真实情况是,宿白先生并不需要他担任助教。

    因为这门课程,能够担任助教的学生不止苏亦一人而已。

    不管是马世昌、姚华山还是许婉韵都可以担任。有趣的是,宿白并不需要助教。

    其实,其他先生也并不是真的缺助教,他们只是缺研究生,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好苗子,见猎心喜,都忍不住把苏亦拐入他们的研究的方向而已。

    对此,宿先生作为导师,也并没有反对。

    因为他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做学问,面不能太窄,至少先秦与历史时期这两大段考古分别要能通。

    这话,并不说说而已。

    宿先生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表率,等考古专业独立成系以后,宿先还率先和严文明先生在考古系开设“考古学通论”(上、下)。

    所以别以为宿先生只会讲述古建以及魏晋南北隋唐考古。宿先生可以说全才,专与通都可以融会贯通的那种全才。

    跟古代建筑课程一样,这门课,苏亦他们四个研究生都到齐了。

    虽然这两门课程都不是他们的必修课,但自家老师开的课,谁又敢缺课呢。

    搁其他先生缺课就缺课了。

    但宿先生的课程缺课了,遇到相关知识,一旦不清楚,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对于马世昌、姚华山和许婉韵三人来说是如此,对苏亦来说更是如此。

    他都到考古专业其他老师的课堂溜了一圈,唯独缺宿先生的课,这样的胆子,苏亦目前还没有。

    在宿先生的课堂上,苏亦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

    乖巧到,他都不敢继续躲在后面,而是跟随着马世昌他们仨都坐在前排。

    说实话,前排不是啥好位置。

    太靠近讲台。

    粉尘太多。

    如果坐中间的话,一不小心就被讲台挡住视线,还要经常仰着脑袋,容易脖子酸。

    但没有办法,老马同学习惯性坐前排,姚华山坐前排,就连许婉韵都坐前排了,他哪敢特立独行。

    宿先生还没到,他们四就先到了。

    许婉韵打趣,“你怎么不坐后面去了?”

    苏亦翻白眼,“傻子才坐后排。”

    马世昌笑,“你们不要学我,我是习惯了,读本科的时候,只要宿先生的课程都坐前排,这个习惯,舍不得改了。”

    这话说的,不是改不了是舍不得改。

    充满岁月的沧桑。

    一听,就知道窝在敦煌的这些年,这位马师兄有多么渴望回到北大的课堂上。

    实际上,不仅马世昌渴望回到北大读研,就连远在敦煌研究所,现在担任领导岗位的樊锦诗也渴望重回北大读研,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

    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知道的在象牙塔的时光有多幸福。

    前世,他杀到北大读书,付出极大的代价。

    高中的时候,暗恋的学姐考取北大中文系,他当时就特别想考北大,奈何,他是一个美术生,考北大是不可能考北大了,那么退而求其次,考取清华也不错,毕竟清华美院专业对口。

    奈何,清美不是想考就能考的。

    就算选择最鸡肋的艺术史论专业,他还是考不上,无奈只好选择广美。

    在广美读美术史四年,最终还是入了文博的坑,这里面最大的原因还是北大恰好有文博硕士点,那为啥不读北大艺术硕士呢?

    因为美术方向,不招生。

    再说,文博也挺好,从美术史到文博,跨度并不算大,因为艺术史读到最后,都会涉及到美术考古,甚至再偏离一点都可以从事佛教艺术考古,也就是当年北大阎文儒先生讲授的石窟寺艺术。

    反正花了三年的时间,一根筋似的考北大,最终也能调剂云大,然而,在云大待了三年,你以为苏亦就甘心了?

    并不没有。

    心心念念要杀回北大读博。

    不过人生一旦选择妥协,再重启梦想,就难上艰难了。硕士努努力还觉得可以够得着,博士再会北大,凭啥啊?

    难不成因为脸大?

    硕士阶段,没弄出啥成果,发的论文都是水刊,想要申博,谁理你?

    这不,他当初想申请央美的博士,直接被李教授拒了。对于学渣来说,考试是一种作弊,也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申请考核制度则让学渣无处遁形,对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想通过申博的方式拜入大牛的门下,几乎没可能。当然,考博的时候,想要考入大牛的门下,几率也不大。

    反正读博难毕业更难。

    相比较之下,硕士阶段,不要太轻松。

    然而,那是相对于前世。

    对于现在的苏亦来说,进入北大正儿八经的的重读考古研究生,对于他来说还是有点吃力的。

    主要是他心变得大了。

    不然,老老实实跟着宿先生的培养方式走,也不至于每天都那么累。

    苏亦这段时间读的书有点多。

    这段时间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籍都可以把宿舍的书桌给挤满了。

    他读啥书,跟他睡一个屋的马世昌最为清楚,住在他们隔壁宿舍的姚华山也不陌生,那么许婉韵呢?

    其实也不陌生。

    毕竟俩人作为饭搭子,都那么长时间了。

    因为马世昌的感慨,许婉韵也不好继续跟苏亦开玩笑,就转移话题,“你这段时间经常跑燕东园,魏晋南北朝史学的怎么样了?”

    苏亦苦笑,“还在啃书,而且书太多了,感觉都啃不动了。”

    许婉韵好奇问,“都有哪些啊?”

    苏亦只好说,“好多。”

    说着,就跟许婉韵分享书单。

    他这段时间确实是啃书。

    通史部分,魏晋南北朝部分要翻。

    这一翻,就看很久。

    郭沫若的《中国史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