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章 古人类化石不是骷髅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疑惑,为什么考古专业会有手绘这么课程吗?都疑惑考古专业要学素描干什么?看到你们小师兄,都知道素描有什么用了吧。”

    “知道了!”

    台下的学生齐声回答。

    “那你们应该怎么办?”吕遵锷继续问。

    “向小师兄学习。”

    “对头!”

    这一刻,在苏亦的眼中,这位吕教授像极传销头子,煽动力极强。

    然而,苏亦在吕遵锷的眼中却是个宝贝疙瘩,他望向苏亦,“既然你都清楚这些古化石的种类,那就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说说它们的故事,它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如何能够快速辨认出它们来。”

    听到这里,苏亦有些哭笑不得。

    北大这些先生,怎么都喜欢来这套啊。

    动不动就把他拎出来讲课?

    这是要集中培养他的教学能力,还是偷懒?

    这样的场合,苏亦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他也不是第一次在课堂被Q上来讲课。

    之前在王永兴先生的课堂上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时在历史专业的课堂上,他都不怵。

    在考古专业的课堂上,苏亦就跟不怵了。

    实际上,他也没有好怵的。

    这本来就是他熟悉的领域。

    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讲。

    之前在祖庙工作站的时候,他就曾经跟王局长他们做过古人类化石的科普工作,现在,再次讲述这些的东西,苏亦还有些怀念。

    好不容易有这样的露面的机会,苏亦也不浪费。

    “我们先从柳城巨猿开始说吧。”

    “56年8月,广西柳城的农民覃秀怀在愣寨山一座溶洞中偶然发现了一块与形状与人类下颌骨非常相似,但是个体却大得多的动物骨骼化石。恰巧,当时,裴文中教授就是在广西考察,立即就引起他的高度重视。裴老立即率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前往调查。”

    说到这里,苏亦觉得自己不应该生讲,就说,“裴文中裴老,你们应该都不陌生吧?”

    “不陌生。”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

    “中科院生地学部学部委员。”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

    台下的学生纷纷回答。

    他们不清楚台上的古化石种类,但对于裴老并不陌生。

    不仅把裴老的事迹说出来就连裴老的职位他们都喊出来。

    都是一群明白人。

    苏亦也不绕弯子。

    “作为第一个北京猿人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老对古猿古人类的化石有这天然敏锐的嗅觉。于是,让覃秀怀带路,考察队再次进入那座溶洞。当时,贾兰坡教授也在其中,有了两位教授带队,很快,就有了大发现,在众多的古动物化石当中,考察队又找到了另外两枚相同的下颌骨化石。”

    说到这里,苏亦总结,“吕教授能够把柳城巨猿放在这里,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横向类比,在论文中多有引用,在课堂上却并不容易见到,原因很简单,条件不具备,可以说国内的高校之中,可以在本科生的课堂上随意拿出来这些高质量古化石复制品的,只有咱们北大,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说到这里,台下的学生就下意识鼓掌起来。

    这就是北大学子的骄傲。

    “吕老师虽然教大家旧石器考古学,但在古人类学上也有着深厚的研究,一般的情况下,极少有老师会把这些化石当成教具给大家上课。原因很简单,其他老师就算想要利用这些化石,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讲,所以遇到吕老师是大家的幸运,能够在今天的课堂上跟这些古化石打交代,也是大家的幸运,所以没有什么好怕的。”

    话虽如此,但是该怕人照样怕,只是没有那么害怕而已。

    “其实,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化石复制品并不全,如果能够把南方古猿的化石也都放在这里,大家对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但,眼前这些化石也很不容易了。”

    说完柳城巨猿。

    继续说建始人。

    什么是建始人?

    按照人类学的命名规则,建始肯定是一个地方,这点毋容置疑。

    “建始人指的是距今200万至250万的人种。发现建始人化石的遗址位于湖北恩施建始县高坪镇麻札坪村一小山坡的山洞中,因当地农民在此洞及附近发掘出许多巨猿齿化石,此洞被称为巨猿洞。”

    建始巨猿,或者说建始巨猿洞,在古人类学上是非常着名的名词跟地点。

    甚至在后来,当地政府还建立一个建始直立人博物馆。

    博物馆不大,但该有的东西都有。

    想到这里,苏亦突然说,“如果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话,有机会可以去一趟恩施建始巨猿洞,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太远了吧。”台下有学生抱怨。

    苏亦笑,“作为咱们考古人,祖国的大好河山,哪里去不得。”

    这些只是闲聊。

    还是要说一些振奋人心的话。

    “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建始人化石,比非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还早几十万年,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学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说到这里,苏亦就跟大家掰扯几句人类起源说相关的问题。

    这些研究,早些年国内就有人在做了。

    但对于台下的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新鲜的内容。

    不过,78年的时候,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鉴定结果都受限。

    研究结果也受到限制。

    后世,在建始发现的三枚人类牙齿化石作出了科学鉴定认为:建始人属人类的早期成员。

    “说了一大堆,关于建始人的发现以及年代问题,接下来跟大家说说跟咱们课程有关的东西吧,比如,考察队就在建始巨猿洞遗址文化层内发现的部分骨制器有人工打击痕迹。据此,专家们认为,远古建始人的生活时代距今约为200万至250万年。”

    苏亦刚说完,就有学生提问。

    “小师兄,如果我们未来研究旧石器考古的话,该不会就天天跟这些古化石打交代吧?”

    苏亦笑了,“并没有,这些活大部分都是古生物学家以及古人类学家干的,简单来说,这就是人类学的活,咱们考古人需要干的是发掘。”

    瞬间,台下一片哄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