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昭朝开国,不论今朝史书工笔如何粉饰太平,也掩盖不了周国舅趁国乱窃权,自立为王的黑历史。
当是时,李闯王都要把前明打的都要灭亡了,眼看着直逼紫禁城而来,没料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结果周国舅却反手一笔,联合后金,直接摘了李闯王的桃子,继而逼亲妹妹周皇后自缢,逼得亲妹夫兼顶头上司崇祯帝以身殉国,斩杀一众皇子公主,连宗室皇亲、亲近内侍、一众高官文臣都没放过,全部血洗了一遍。
其中还自然包含周皇后所出的,自己的亲外甥及亲外甥女,献愍太子朱慈烺、怀隐王朱慈烜、定哀王朱慈炯、长平公主朱徽娖。
既然这皇位的来路不正,手段又这般残暴,自然不能服众。
所以自打大昭朝建立的头一天起,就一直有人嚷嚷着要反昭复明。
即使历经几代帝王连续的镇压,恪守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铁血政策,就算动辄连坐下大狱,但各种起义小团体却如雨后春笋一般,虽然藏得严严实实,实际数量却不少!而且参与者大部分都是农民,佃户,像什么复兴会,什么洪武门,什么复庵盟....大大小小名目众多,这处剿了,那边又冒出来了。
而且越剿越机灵,一看到苗头不对,就撒脚丫子开跑,行迹极为难追踪。
况且,又因为四处镇压这些起义军,导致连年战争,人口锐减,农民头上的赋税也加重了,如此这般,怀念旧朝之风愈加盛行。
所以这竟是陷入一个怪圈,越剿匪,反而逼得更多人去当匪,所以就算说的好听,是剿匪剿匪,竟不是扑灭其火焰,而且愈发的火上浇油了。
但就算这些人腿长跑得快,可几十年打交道下来,也熟悉了他们的一些路数,就是这些起义军,不论大的小的,有名号的还是没有名号的,都会趁着每年秋收的时候,出来趁乱闹一回事。
江南虽然号称天下粮仓,但隐患也不少,单说就是每年收成的时候,各处都有些不太平。
自唐以后,均田制瓦解,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一般有闲钱的人家,都会置些土地薄产。
除了这些豪门世家名下的土地都是自己的家负责耕种的,不过是在宗族内部,庶人劳动,宗主管理,调配财产,各得其所。
其余像大地主,家有浮财,名下土地也有几百上千亩的,一般都会把土地租赁给佃户耕种,每年只固定收取租税。
但民多而地少,地租剥削、徭役、赋税一层层地压下去,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地主长富,佃户长贫。
这种矛盾在平日还好,一旦到了收成的时候,便极容易爆发矛盾,甚至起义之事,归根究底,也是每年天时不随人意,水旱灾害频繁,一碰到天灾,小则减产,大则颗粒无收,碰上这种灾荒之年,自己都吃不饱了,还得缴租,佃户心里本来就憋着一团火。
这种时候,若还又有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撺掇,或者指使,佃户们普遍认知程度很低,不通道理,也就很容易上当,稍微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