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40、克神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乾佑端了马朔在手,就开始寻摸李嗣业的方位。

    擒贼先擒王,李嗣业也明白这个道理。

    把敌人的阵型冲乱,已经是成功了一小半儿,再把叛军带队的大将杀了,就是成功了一大半。

    李嗣业把几个方阵中负责压阵的千总砍杀,也回过头来开始找寻崔乾佑的下落。

    “崔乾佑匹夫,还不快快下马受死。”

    李嗣业叫骂一声,赶紧一个镫里藏身。

    他知道崔乾佑是射箭的高手——不然怎么能在城头上就把自己老娘射死呢。

    果不其然,李嗣业刚把崔乾佑的名字喊过去,一支冷箭就嗖的射过来了。

    论单打独斗,纵然此刻,崔乾佑也不容小觑。

    一箭过后,紧接着又是一箭,崔乾佑以快箭压制李嗣业,不给他起身的机会。

    等到第五箭的时候,不再射人压制,转而一箭射穿了李嗣业的马脑袋。

    李嗣业敢喊话,就有本事收拾残局啊,他早料到对方的手段,只等马匹身子一震,自己赶紧从马上跳了下来。

    于此同时,崔乾佑的马朔也照准李嗣业面门,就刺过来了。

    这玩意儿很难躲啊,对方骑在马上,自己在步下,躲过对方马朔,后边就是人家马蹄子。

    李嗣业震天大吼,这蛮劲儿就上来了,陌刀挡开对方马朔,肩膀一横,蹬蹬蹬三步,就冲着崔乾佑的马肩撞去了。

    崔乾佑实在没料到李嗣业会来这一手。

    从来只有马踢人牛顶人,这还头一遭遇见人撞马的。

    崔乾佑急忙把马朔换在左手,右手抽腰刀猛劈李嗣业肩颈。

    崔乾佑还是晚了一步。

    李嗣业斜撞在崔乾佑马肩上,硬生生把崔乾佑的坐骑撞得仰天摔倒。

    也该着崔乾佑走狗屎运,李嗣业力气太大,愣是把崔乾佑撞得从马上飞出去了。

    得亏是飞出去了,要是给他压马肚子底下,那只有挨刀砍的份儿了。

    马朔撒手了,佩刀也飞出去了,崔乾佑胡乱从地上摸起一件还算趁手的兵刃,迎面就冲李嗣业扑过去了。

    该着崔乾佑不死,他竟捡了一件铜鞭,也就这种兵刃扛得住李嗣业的陌刀,换了薄片刀木柄枪什么的,根本抵挡不住李嗣业的砍杀。

    两员猛将战在一处,完全是力量与力量的较量,金属交击,星火乱窜。

    然而,李嗣业还是强了太多,不出三个回合,崔乾佑就完全处在了下风,只有风雨挨打的份儿。

    他的肩甲、腿甲也被李嗣业的陌刀砍开,把皮肉划开豁大的口子,鲜血直流。

    每一次陌刀砍在铜鞭上,崔乾佑只觉得虎口、胳膊,乃至浑身的骨节儿都发酸发麻。

    李嗣业的力气太大了。

    这也就是一股子视死如归的倔脾气硬撑着,不然早把铜鞭扔出去,跪地上求饶了。

    不到半个时辰,崔乾佑这五千幽骑军,就没几个站着的了。

    崔乾佑手里的铜鞭也早被李嗣业磕飞了,盾牌、弓、长枪,抓起什么来算什么,只有狼狈挨揍的份儿。

    李嗣业愈战愈狂,反倒多了几分戏耍的味道,吼叫着,狂舞着,就像一只尽情玩弄猎物的凶兽。

    此时,暗夜掩映下,一支十人小队,悄悄靠近了玄甲军附近。

    忽然,数声惨烈的兽吼响起,一队玄甲军被冲破了队形,几名士兵连同他们的马匹,都被挑上了半空。

    十头公牛般壮硕的蛮猪,忽然出现在玄甲军阵中,疯狂的向着李嗣业方向奔来。

    正是安庆绪的贴身近卫队——蛮猪铁卫。

    安庆绪率众跑出去没多久,发现史思明带着大队人马悄悄远去,愤恨不已,任凭指天叫骂,可又能怎样?不由得心里对崔乾佑多了几分倚重,当下拨出十名蛮猪铁卫,驰援崔乾佑,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崔乾佑救出来。

    “拿了。”李嗣业大吼一声,陌刀狠狠拍下去,把崔乾佑拍飞出去多远,落在玄甲军人堆儿里,几名伶俐的兵士上前,当即把崔乾佑绑了。

    李嗣业扛了陌刀,主动迎上蛮猪铁卫。

    这些蛮猪的力量和速度,远非那些战马能比,李嗣业劈头一刀将一头蛮猪斩成两半,另一头早已攻杀过来。

    跳开、转身,一刀又将来者斩杀。

    然而第三头蛮猪早又冲了过来,实在疲于应对。

    李嗣业接连斩杀六头蛮猪,自己也伤的不轻,身上被蛮猪的獠牙挑开几个豁大的血窟窿。

    另外两头蛮猪被兵士们合力击杀。

    不过还是被两头蛮猪钻了空子,救走了崔乾佑。

    李嗣业伤重昏迷,众将士只得收兵回归洛阳。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原本在追踪安庆绪的大部队,却见一股人马约有数万,分成三股离开大队后,向北逃窜。

    河北诸郡乃是安禄山的老巢,是安庆绪逃亡的最佳地点,二人不敢大意,当即追了过去。

    追至黄河南岸,才发现那是史思明的队伍。

    史思明令人烧了浮桥,径直往北而去。

    收复洛阳的捷报传到长安,朝野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各路将官依功封赏。

    其中对后续战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安排。

    郭子仪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代国公。却不再担任兵马副元帅之职。

    李光弼封河东节度副使,加封北都太原留守,任兵马副元帅,负责后续平叛事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