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就便去趟奉天,见一见那几个亲王。”
“连军队带民夫,几十万人出关,估计他们这会子正满腹牢骚呢,弘晓陪着十七叔一同去。”
“皇上,”鄂尔泰道:“奴才正要上奏此事,驻奉天的简亲王喇拔,果亲王诚诺,东亲王永信,睿亲王都罗昨日有联名折子递进来,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奴才已叫写了节略,这会怕已经递进来了。折子的大意就是朝鲜大事既定,请旨示下,朝鲜与辽东的封禁以后该如何措置,柳条边何时能恢复。”
“呵,”乾隆哂道:“若再行封禁,朕费这大劲打下朝鲜做什么?”
“皇上,”允?道:“莫不是以后朝鲜人可以自由往来大清龙兴之地了?”
“十六叔,以后只有朝鲜族,没有朝鲜人了,因为朝鲜国已经不复存在了,朝鲜族人也是我大清子民了。”
允?道:“这是自然,只是大清龙兴之地封禁已久,就是关内人口,也不得随意进入。如果让朝鲜族人自由往来,那柳条边岂不也要形同虚设了?”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乾隆道:“打下朝鲜,就是要让它世世代代都成为真正的大清国土。”
“朝鲜有七百多万人,若是再将他们都留在故土,语言文字一样未改,只是换了官府。”
“百姓们朝思暮想的都是故国旧主,满脑子都是亡国之恨,试问如何羁縻教化?若是三天两日就有一伙人扯旗放炮,揭竿而起,岂不成了又一个苗疆?”
“天长日久,什么时候一个看顾不到,再出来一个李成桂,振臂一呼,群起响应,复国不是轻而易举?”
这一连几问,问得众人哑口无言。
他接着道:“若要长治久安,就要把这几百万人都迁出来,分散开来,放在汉人的汪洋大海里,他们就成了汪洋中的小船。”
“这样,要不了几代人,说的是汉话,写的是汉字,就没人记得什么朝鲜故国了,这才是一劳永逸之道。”
“皇上,”鄂尔泰轻声试探着问道:“让这几百万朝鲜族人都汉化了,终归不是我满州人之福啊。”
“哼,我倒是想让他们都满化,能成吗?现时在册的满州人接近百万,可是这里面有多少人还会讲国语?”
“慢说平常旗人,就是宗室、觉罗里面,除了极少数几个出类拔萃的,剩下那些,哪个不是满口的京片子?整日里提笼架鸟逛戏园子。老西林你告诉朕,这些人中有几个会说国语的?”
见鄂尔泰被自己抢白得低头不语,乾隆语气温和下来:“其实这也不能尽怪这些人,汉人太多了,真如汪洋大海。满州人若是说国语,出去没人听得懂,那是寸步难行啊。”
张廷玉见这事情已经没有再议的必要了,于是换了一个思路,说道:“皇上,故土难离,若是逼迫几百万人背井离乡,恐怕民怨太大,也不利于羁縻教化。”
“衡臣说的是,这事定然不能硬来,弄得几百万人拖儿带女,怨声载道,哭号震天,那成了什么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