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4章 《吕宋到处观察报》问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采用活体印刷术这个全新的思路,让姚广孝和丘福看到了希望,腰间的疲惫也仿佛一扫而空。

    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末宋初时期,这一技术的雏形由匠人毕昇所开创。他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可活动的字模,但在那个时代,使用的是泥活字。尽管印刷效率相较于手写有了显着提升,却仍存在不便之处。

    及至宋代,有人对活字印刷术进行了改良,采用木质活字替代了泥活字,由此不仅加快了印刷速度,还增强了活字的耐用性。

    活体印刷术的原理实际上非常直观,即将每个字雕刻在小木块上,随后根据需要灵活排列组合,并涂上墨水进行印刷。

    这种方式相较于逐个字的抄写,效率显着提高,成本也大幅降低。

    两人还找到了工匠将其改进,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进一步地优化,从而提升了印刷速度与工艺水平。

    尽管与后世的印刷技术相比,这印刷术仍有诸多不足,但在他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已堪称尖端科技。

    朱瞳要求的首批上万份报纸,虽然任务艰巨,但在姚广孝和丘福的劳心劳命奋斗下,第一份《吕宋到处观察报》报终于问世。

    这份报纸的销售模式与后世的报纸如出一辙。

    在发售之前,吕宋岛的官府和各商业部门已被强制预订了一批,而余下的则通过书店、小贩以及报童等多种渠道销售。

    很快,《吕宋到处观察报》便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由于官员和杂役的月度考核内容中常涉及报纸上的信息,不合格者将面临职效的扣除,这使得在官府任职的人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报纸的忠实读者。

    与此同时,这一新颖且实用的信息来源也很快引起了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兴趣,他们纷纷开始接触并了解这一新鲜事物。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通过说书先生在茶馆或街头的每日读报了解报纸内容。

    在城市的繁华地段,随处可见卖报的童子。

    “卖报纸啦!卖报纸啦!今日劲爆新闻,四十岁少妇为何容光焕发,数百头母猪为何半夜惨叫;寡妇门前为何频频失窃,果蔬店的黄瓜和茄子为何惨遭黑手。这背后隐藏的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想要揭开真相,就快买份《吕宋到处观察报》吧……”

    小报童们背着印有报社标识的书包,内装一沓沓新鲜的报纸,沿街叫卖。

    这些报童大多十一二岁,他们很轻松地从报社揽下了这份工作。

    一些有商人头脑的报童为了卖出报纸,为了卖出报纸,他们坐在大树底下,为那些愿意付钱买报纸但不识字的顾客朗读报纸上的新闻,甚至还附带销售瓜子、茶水,提供额外的便利服务。

    这份工作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更让他们能将小学里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从而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四十岁少妇容光焕发这我知道,但数百头母猪半夜惨叫就有些离谱了,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果蔬店的其他水果没有惨遭黑手吗?是不是瞧不起咱种的苦瓜和丝瓜?!!”

    “寡妇门前会有什么失窃?这《吕宋到处观察报》有点意思!”

    “……”

    街道上的百姓,很快就被报童的吆喝吸引了。

    在大明,从来不缺乏吃瓜的人,很快就有一个推着车的老汉,拦住了叫卖的报童。

    “小子!站住!这《吕宋到处观察报》怎么卖?”

    “回客官的话,两个铜板一份。”

    “这么便宜?”

    老汉一听,这报纸并不贵。

    一份报纸包含多张纸页,其价格与市面上相同数量的白纸价格相当。

    何况这报纸读完之后,还可以让孙子用来练字,练完字之后还可以用来包东西,包完东西之后还可以用来当火引,当完火引之后还可以当肥料施肥……

    综上所述,加之报纸上的劲爆内容,2文钱买一份报纸绝对划算!

    老汉心中这般想着,便摸出了两个铜板,递给了报童,“给俺来一份!”

    报童接过铜板,笑眯眯地从书包中抽出一份报纸,递给了老汉,问道:“大爷,需要念报服务吗,一个铜板就可以念一份。”

    “不用,俺当初读过两年私塾,大概能看懂。”

    老汉接过报纸,迫不及待地展开,只见头条新闻标题赫然写着:“吕宋岛新政:减轻民众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然后,毫不犹豫翻走,找到小标题的,四十岁少妇为何容光焕发。

    他兴致勃勃地读了下去,不时咧嘴嘿嘿笑。

    旁边的路人见状,也纷纷围了上来,争相购买报纸。

    有的人对政治新闻感兴趣,有的人则更喜欢社会百态。

    “天啊!原来我们的提督是如此的深爱百姓!因百里外的瘦狗岭发生了山泥倾泻,他竟然在连续的十多天里,日日夜夜亲临现场,亲自指挥救援工作。在挖掘工具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仅凭双手挖掘泥土,成功救出了十八人!我之前的误解真是大错特错!”

    “是啊,你看这篇专访。提督府之所以规模宏大,原来是因为提督深切地关心着我们的生计,所以他坚持扩建府邸,为更多人提供工作机会。所以坚持扩建府邸,实际上,他个人生活极为简朴,平日只居住在二十平方的小房间里,根本无需如此庞大的府邸。看来我们之前的揣测实在是太片面了,真是惭愧啊!”

    “呜呜呜!原来提督大人频繁出入风月之地,并非贪图享乐,而是为了吕宋的繁荣富强而默默奉献。他深知与蛮夷商人的合作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与他们彻夜长谈,饮酒谈判。这些日子里,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应酬,甚至因过度劳累而吐血五六次。他的牺牲与付出,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