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开球,耳边就传来了进攻锋线与防守锋线狠狠撞击的声响,但熟悉前线对峙的球员就可以听得出来,撞击的声音并不响亮,稍显沉闷,这也意味着撞击并没有撞实。
不过,球场之上的变化着实太过迅猛,线卫和角卫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必须立刻做出相对应的防守动作,否则就来不及了。
开球瞬间,左翼的两名外接手就如同离弦之箭般快速朝前突破——
吉恩将自己的速度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尽可能避开了正面对抗的潜在可能,沿着左侧靠近边线的狭窄空档直线推进,只见他深呼吸一口气,整个身体都变得轻盈起来,如同中/国功夫里的轻功一般,蹭蹭蹭地持续突破,根本阻挡不下来。
莫斯则是截然不同的跑动风格,一个前冲一个撕扯,一个刹车一个内切,脚步变换之中仿佛迷踪步一般,滑不溜秋地在短传区域里横冲直撞,同时还在不知不觉中持续朝前推进,防守球员没有来得及阻拦,脚步就已经切入中传区域。
与此同时,右翼的推进也毫不示弱。
洛根主动朝着对位角卫阿桑特-萨缪尔的位置冲刺了过去,那猛虎下山的势头逼迫着阿桑特不得不快速后撤脚步,调整自己的卡位,试图完成防守;但眼看着两个人就要正面冲撞,洛根也是一个脚步切换,朝着自己左侧内切了过去。
洛根的速度非常迅猛,一路斜线前冲,从外侧内切到了槽位通道,而后就再次改变了方向,沿着槽位面向球门持续推进,因为之前横向扯动已经消耗了些许时间,现在来到槽位的时候,另一侧的吉恩和莫斯都已经提前抵达了位置。
亚特兰大猎鹰防守组只来得及做一个视线横扫的判断,随即就意识到:接球点已经全部就位。
……
时间往后倒退1.5秒到1.9秒左右,重新回到陆恪宣布开球的阵型——为什么陆恪做出了如此战术调整呢?看看亚特兰大猎鹰的防守组站位就一目了然了。
猎鹰队防守组改变了站位:四名防守锋线和一名外线卫依旧站在最前线,与进攻锋线形成对峙局面;两名线卫和两名角卫平行站立,但站位阵型都开始收缩了起来,辅佐以一名落后了一步之遥的安全卫,改变了短传区域的防守。
可以简单这样进行对位:
角卫罗伯特-麦克莱恩(Robert-McClain)对位外接手泰德-吉恩,落后一步的安全卫威廉-摩尔对位外接手兰迪-莫斯,外线卫罗伯特-詹姆斯(Bobert-James)对位进攻护锋迈克-鲁帕蒂,内线卫阿基姆-邓特对位跑卫拉迈克尔-詹姆斯,角卫阿桑特-萨缪尔对位洛根-纽曼。
换而言之,最前线之上,四名防守锋线与一名外线卫构成的五名防守球员,分别与一名进攻锋线球员相对应;而两名线卫、两名角卫和一名安全卫构成的五名防守球员,分别与三名接球球员和一名跑卫相对应。
唯一的例外就是外线卫罗伯特-詹姆斯,他的对位是口袋内侧的鲁帕蒂,他可以伺机而动地完成错位防守,利用防守锋线和进攻锋线的对峙交锋,随时改变自己的战术和角色,甚至可以与阿基姆、阿桑特两名队友完成换位,将后两名防守球员的功能释放出来。
五名保持相对直线站立的球员,赋予了亚特兰大猎鹰防守组更多的潜在特性,提升了防守的强度。如果说他们没有参考西雅图海鹰的防守战术,陆恪是绝对不相信的。
最后剩下一名安全卫托马斯-德沃德则足足落后了六码、七码左右,他是游卫,随时游弋在后半场完成补防的膏药角色。
陆恪连续两次更换战术,就是正在对位防守球员的角色智能以及战术变化,当然,他也知道猎鹰队不可能把防守组战术手册完全暴露出来,却至少能够让他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模型,而后执行进攻计划。
开球之后,旧金山49人进攻组的跑动就非常具有针对性。
左翼,吉恩带走了麦克莱恩,莫斯带走了摩尔,两名球员的跑动都十分具有威胁性,莫斯在中央地带的搅局还同时牵制了罗伯特-詹姆斯和托马斯-德沃德的注意力。
右翼,洛根带走了阿桑特,同时拖慢节奏之后靠近内侧的槽位,进一步影响了托马斯-德沃德的判断,不得不在中央地带左右移动,展开防守。
于是,短传区域就只剩下罗伯特-詹姆斯和阿基姆-邓特两名线卫了,前者正在徘徊犹豫着,是否应该后撤协防莫斯,然后他还是回头协防了;后者则死死盯着拉迈克尔-詹姆斯,留守原地,但他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后空档正在越来越大、越来越乱!
这还不是结束。
这一次进攻的重点还在于前线对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