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宁又花了一个时辰时间,把报纸的整个版面给设计出来。
她给报纸起名叫《盛世民报》,算是隔空给赵晤拍了一记马屁,预示在他的治下,会出现昌明盛世;而“民报”是相对于“邸报”而言的,后者是官方报纸,前者则是民间报纸,算是自己给报纸的性质归了类,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引起赵晤和朝庭官员的反感。
正版头条,自然是朝庭新动向,可以宣扬赵晤颁布的新政策新思想,或是对于这些政策与思想的解读,也可以对六部的新政策或动向进行报道,比如去年的国民产值多少,粮食丰收还是欠收,哪里有灾荒等等。
下面的那个版面,杜锦宁则留给了各种思想学说的宣扬。古代文人学者一般都希望能通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即便自己掏腰包印制书籍,也很少有人去买,从而难以产生大的影响。这一块地方则给了文人学者一个宣扬自己思想的窗口。只要这份报纸的销量大,那些文人学者就是掏再多钱刊登文章也乐意。这是报纸创收的一个重要的版面。
当然,在没人花钱刊登文章之前,这一块主要是宣扬她与陆九渊等人的心学文章。看到这种宣扬效果,想来那些文人学者一定会心动的。这也算是她对陆九渊三人的交待。
毕竟他们三人跟了她这么久,她一直没能如他们的愿尽力地去发展和宣扬心学,现在又要抽身离去,对他们终有欠缺。而在《盛世民报》刊登他们的文章,宣扬心学的思想,算是给他们了一个完美的交待,同时杜锦宁也借此确立自己在学术思想上的地位,可谓是一举两得。
哥虽然离开了京城,但京城里依然流传着哥的传说。
第二版,划出一个地方来刊登连载话本,再划一个地方专门刊登一些民间轶事。
剩下的地方,就插入各种广告。而在没人花钱买广告位之前,杜锦宁肯定是要先给自己名下的花店、书铺、茶馆、园林、酒楼打一波广告。想想给自己名下的产业打广告,人们还要拿着钱买来看,杜锦宁心里就美滋滋的。
这份报纸,因为印刷技术及造纸技术的限制,版面并不大,目前就是这些内容。
其实这些年一直有许多事要做,很多方面杜锦宁没有精力去顾及。否则她完全可以自己开一个印刷坊,在活字字模烧制时加入铅,能大大提高活字字模的使用次数,降低活字印刷的成本,促使印刷术的进步。但她精力有限,只能顾着最重要的东西。
现在倒是可以借着印报纸的机会,让庄越把这个印刷坊搞起来。
杜锦宁给庄越一一分析了每一个版面的内容、用途及注意事项,又道:“你去找一些笔杆子厉害的人专门做咱们报社的记者,每人责任一两块版面的内容。”
“另外,这份报纸十天出一版,如果来不及就办个旬报,十五天一版也行。每次你把版面的内容定下来之后,送一份给齐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