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解除禁售的念想被他彻底掐灭。
余氏作坊就是要看着他死,绝不会解除红蹄马的禁售。
“你是徐老的朋友,我就说实话了。你收购了炼铁作坊之后,余氏作坊会不会解除禁售,我不敢保证。若是他们仍然不肯卖给你红蹄马,炼铁作坊最多只能支撑一年,一年后入不敷出,经营一天赔一天的钱。”
“一年的时间,你肯定无法收回成本。有了前车之鉴,其他人也不敢再收购这家炼铁作坊,你想转让也卖不出去。”
炼铁作坊坐落在九曲河西岸,两人坐着马车,说话的功夫已经到了炼铁作坊。
河水有几分浑浊,波涛汹涌,日日夜夜永不停歇的流淌。
在河岸上却不是宜人的自然风光,四座高炉巍然耸立,即使已经熄了火,依然能从散落的煤渣、铁渣和深深的烧灼痕迹中感受到往日的灼热。
河岸经过夯实修整,土石混合的,非常结实。
由此来看,当时这里的主人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而且那时候非常有钱。
从码头也能看得出来,长长的码头延伸向河水中,能容十几艘船同时停靠,可此时码头几乎荒废了。
一艘船停靠在码头,船舱里沾满黑色的碎渣,是煤渣,从码头到四座高炉,都有这样的煤渣残留。
不难想象作坊还在运作时的场景。
滚滚江水中,一艘艘货船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几乎沉入水中,此时一艘装满煤炭的货船已经驶向码头,尚未停稳,码头的工人便背着装货的篓子急匆匆跳上货船。
铁锹、铲子,黑色的煤炭从船上被装进竹篓,一筐一筐装满煤炭的竹篓被数十名工人背着,走过码头、走过河岸,走向正燃烧着熊熊火焰的炼铁高炉。
火光映红半边天,在明亮的火光照耀下,是一张张沾着黑色碎渣的脸。
人、牲口,喊着号子、挥着鞭子,推拉着巨大的风箱,平静的河岸上顿时狂风涌动,冰冷的气流灌入高炉内,火光稍稍一滞,随后便更加耀眼。
放水口打开,流出的不是清澈的泉水,不是浑浊的河水,是炽热无比比岩浆温度还要高由坚硬的铁矿石融化而成的铁水。
耀眼的铁水,是之前所有工作的终结,也是成功的代表!
紧跟着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另一幕场景。
码头边上,满载煤炭的货船刚刚停稳,停在一条长长的传输带下面,工人们挥着铲子、铁锹,汗水四溅。
一铲子一铲子的煤炭被传输带送上河岸,等在传输带另一头的是一辆四轮的小车,它也停在传输带下面,煤炭便刚刚好的落入小车内。
很快小车被装满了,勾在小车上的绳索立刻绷紧,装着数千斤煤炭的货车便驶向高炉,驶向储存的仓库。
小车非常平稳,因为在它的下方铺着两条轨道,它行驶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
高炉火光耀眼,鼓进高炉的空气经过另一座专门的热炉加热,因此它的火光没有片刻停滞,越来越旺盛。
风箱平稳有力的向热炉内灌入空气,没有人为此泼洒汗水,也不需要挥舞皮鞭艰难的让听不懂人言的牲口懂得什么叫协作、配合。
带动风箱的是一些齿轮和皮带,它们的另一头延伸向河水中,延伸向一座座十几丈高的巨大水车。
这些水车是整个作坊的动力,是推拉风箱的动力,是运煤小车自动行驶的动力,是传输带的动力。
“这就是现代重工业的雏形。”李苏海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