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信佛,一直供奉寒竹寺,丈夫王凝之便信道,在府中设有天师灵牌,日日祭拜。
天师道在晋室各个州、郡、县均设有分会,县郡主事者称“祭酒”,州中主事者称“冶头大祭酒”,平时各自传道吸收教众,入教信徒要交五斗米做为供奉,一切奉天师道师君命令行事。
天师师君之下,分为甘和苦两派弟子,设有传功、执法、掌事、聚财四大长老。
数日后,在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山风呼啸。峰尖云雾缭绕,一只孤鹰鸣叫着从云雾中翱翔而过,而上,向远方云层振翅而去。
司马雪站在山腰上向下方的一个坞堡眺望,风吹过她的秀发,飞舞飘扬。
凌风站在后面,望望司马雪背后的一柄长剑,脸上露出戏笑的表情,前番路过一个坞堡时,司马雪一定要买一把桃木剑随身携带。
“高道友,你背一把桃木剑干什么用,一不能防身,二不能杀敌。”
“铁剑太重,背着太累。”司马雪白了凌风一眼,道:“师尊曾说过,心怀利器,杀心必起,背一把桃木剑一来可以用来吓唬匪人,二来用来避邪。”
凌风一直在谢府长大,平时也接触过一些俊俏丫环,美貌小姐,但从来没见过司马雪这般奇怪的少女,人长的美,道法高深莫测,初见之下,顿时心生倾慕,便借在外探查门主为名,陪着司马雪共赴晋安郡。
“今天就在前面坞堡,寻个住宿。”司马雪道:
坞堡外围由石块与夯土彻成,简易低陋,堡内街道横七坚八,草房建的毫无章程,有几只狗“汪、汪”狂吠不止,每户人家皆门户紧闭,房内有人站在房内,隔木窗向二人偷偷张望。
坞堡尽头有一户人家柴门是敞开的,院中三株高大的李子树,树上挂满了绿色果子,山风从堡外刮来,绿果摇曳,树叶哗哗作响。
树下一名大婶,身穿粗布长裙,正在编织草席,身边一只小黑狗,看到司马雪前来,也不吠叫,摇头晃脑的跑了过来,站在门口望着二人。
“大婶,大婶。”司马雪鼓足勇气,在院外大声叫道:“能否借一步说话?”
“来了,来了。”大婶放下活儿,走到院门口应答:“小道姑喊我吗?”
“小道高雪见过大婶,今天错过宿头,求大婶收留我等一宿,这是小道微薄之意。”司马雪嫣然一笑,摊开手掌,掌中现出一块小小的碎银。
“好俊俏的小道姑,进来吧,只是家中简陋,不要嫌弃。”布衣大婶看到银子眼前一亮,又看看凌风,问道:“小道姑,这位是?”
“本门的一个师兄,专门保护小道的。”司马雪笑嘻嘻解释。
布衣大婶笑道:“这位男道长今晚可要睡柴房了,不会嫌脏吧?”
凌风听布衣大婶称他道长,又要睡柴房,不仅暗暗皱眉,抬眼一看,见司马雪正向他瞧来,连忙说道:“不打紧,不打紧,在下自小便住惯了柴房。”
司马雪向四周一看,见院中除了三株李子树,居然还有两处坟墓,坟前摆有供品,和一些灰白的黄纸,和普通人家的详和大不相同,心中不免大感诡异。
“小道姑不必惊慌,坟墓中是老身两个儿子,几年前被山匪所杀,老身孤身一人,便将坟墓留在院中做伴。”布衣大婶口气一顿,道:“唉,老身想来也没几年活头了。”
司马雪心中升起一股怜惜之意,连声安慰布衣大婶,荒凉坞堡、偏僻茅房、两座坟墓、一位独自居住的布衣大婶,恍然间,一种奇诡的感觉升上心头。
暮时布衣大婶煮了一些面头,三人一起吃了,面头粗糙无味,但司马雪腹中饥肠辘辘,仍然坚持多吃了一些。
布衣大婶在饭间介绍说,坞堡叫罗津堡,自已姓罗,堡主是从北方迁移过来的周姓侨民大族,在后面大院中居住,入夜以后,司马雪与罗大婶在一个房间睡觉。
“小道姑。”罗大婶在睡前忽然神秘说道:“夜里如听到什么声响,不要怕,莫要叫嚷,只管睡觉,一切自然平安。”
司马雪原本不安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迷迷糊糊一直没有睡踏实,子夜时分,身边罗大婶忽然起身簌籁穿衣,司马雪立刻一惊而醒,躺在黑暗中不出声响,静静察听罗婶动静。
屋外风在轻轻吹过,夜虫轻鸣,罗婶穿好衣服,轻手轻脚开了房门,闪身出门,然后将房门轻轻的带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嚓”声。
“呜、呜、”一阵幽幽渺渺的响声,顿时在屋外院内响起,声音若有若无,和荒山破庙中的幽魂一模一样。
司马雪顿时毛骨悚然,睡意全无,悄悄坐了起来,下床蹑足到木窗前,扒缝向外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