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欣背着竹蒌到扬家时,远远地就看见,三个孩子窝屋檐下聚精会神的编篮子。
这么热的天,也不知道往屋里去,一个两个都满头大汗。
不过,让她更惊喜的是,大妞儿竟然真的在教三春编篮子,瞅着,还挺有模样,这小家伙看不出来啊,有点本事呢。
“你们怎么不往屋里去?外头多热。”
大妞儿猛得抬头,笑得可灿烂了。“姥姥!”一双眼睛闪闪发光。“我教表姨编篮子呢。”隐隐地,还挺了挺小胸膛,眉眼透着几分浅浅的得意。
“我家妞儿很棒,很厉害。”林可欣摸摸她的脑袋,在她脑门亲了口,余光看见眼巴巴地小妞儿,哎哟,多乖的娃子啊,一抱住也亲了口。“拿着去堂屋里编也行,别搁这外头。”
扬三春满脸的惊叹。“姑姑,大妞儿好聪明啊,你怎么教出来的?真是太厉害了,她真的会编篮子,还教得特别好,她这小脑瓜儿咋这么好使哩,我四岁的时候还只知道玩泥巴抓虫子呢。”
“很快就五岁啦。”得意的大妞儿,还是有点害羞的,伸出一只手,脸红红地。
“就算是五岁也还是很厉害啊!”
林可欣陪着她俩站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说了会话,然后,就将她们赶去了堂屋里,自己则进了隔壁屋。
“爹。”林可欣不是林寡妇,对扬老头没有如亲人般深厚的感情,却也有敬佩与怜惜。
早些年的扬家,就是靠眼下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肩挑起,他并没有这个时代大环境里的重男轻女,仅有的两个孩子,他都很爱护,一直在努力的撑起一个家。
刚刚外头热热闹闹的说话,躺在床上的扬老头就醒了,他竖起耳朵静静的听着,心里暖暖的,觉得甚是宽慰,穷些没关系,和和气气平平顺顺就是最好的。
扬老头躺在床上,看着站在床边的闺女,屋里光线不是特别亮堂,他年纪大一身病痛,就连眼神儿都不太好使,他细细地看着,看了好久好久,旋即,浑浊的眼里涌出一滴滴泪水。“你娘,要是知道,要是知道你现在的模样,她也该安心了。”
老妻临走前,拉着闺女的手,一直舍不得松,他知道的,老妻放不下闺女,怕她走了,闺女的日子不好过。
林可欣鼻子一酸,热泪从眼眶滚落。
一时间,屋内安静的只余下细细地低泣。
林可欣从屋里出来,坐在屋檐下,呆呆地坐了小半会功夫,才起身进了厨房,撸起袖子张罗起晚饭来。
时辰还早,她先把鸡汤炖上。接着,又煮了绿豆汤,这个汤容易,很快便煮好了,她往里扔了几块冰糖,搅和搅和,尝了尝甜度,正好合适,盛出大碗,搁凉爽的井水里放着。
井水变温水,她就重新往井里提了半桶水把绿豆汤放进去,一回两回三回……换了好几趟水,绿豆汤总算不热了。
“三春,你看着点屋里,我去田里趟。”
正兴致勃勃编着篮子的扬三春,愣了下。“姑姑你去田里干什么,我正要去呢,我去吧。”差点忘了!她还得去田里忙抢收!手忙脚乱的起身,拍着身上的竹屑。
“你在家里看着她俩,我去就行。”
“不是不是,姑姑我得去,地里事情多,我还得搭把手呢。”扬三春拿过姑姑手里的豆绿汤,急急慌慌地就往厨房去。“姑姑,我走了啊。”拿水壶戴草帽拿镰刀一气呵成,出厨房时,还记得往屋里喊了声。“爷,我下地了。”
林可欣瞧着她风风火火的样儿,忍俊不禁的摇了摇头。
室内有些安静。
林可欣等着他们开口说话。
“娘。”林春杏讨好的笑着,看了眼两个闺女。“这些日子,大妞儿小妞儿给你添麻烦了。”说话间,推了推旁边的丈夫。
张山柴利索的把手里半袋子地瓜拎到丈母娘跟前。“娘,俩孩子给你添麻烦了。”
“有什么可麻烦的,大妞儿小妞儿乖的很,特别懂事,再说,我是她们的姥姥,照顾她俩天经地义,用不着这么客套。”见状,林可欣多少估计出他们的来意,决定主动出击。“家里日子也算过得去,这半袋子地瓜,你们拿回去,张家人口多,不如家里清净。俩孩子在我这里呢,你们尽管放心,我啊,保证带得白白胖胖,不让她们受半点委屈。”
这……林春杏听着有点着急。“娘,我们过来,是想带大妞儿小妞儿回去,这,这总住在姥姥家也不是个事儿,说出去不太好听呢。”
“就是就是。”张山柴点着头。“娘,家里再困难,总不会少了俩孩子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