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
可见这一时期骑兵担任的只是辅助任务,没有鞍镫的骑兵只是二流兵种。
从需求促成发明的角度上讲,很难想象一个以稼穑为生的农耕民族会比终年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对此有更急切的需求。从而可以推断,最早发明鞍镫的荣誉应该属于匈奴等北方民族。
匈奴人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最先发明了马鞍马镫,可将马鞍马镫的各项功能完善到极致,却妥妥是汉人的功劳。
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
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足够与匈奴人相抗衡的骑兵部队。
而对于骑兵来讲非常重要的马具,其最关键的马鞍和马镫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大范围使用,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主要原因。
虽然奇巴图老爹他们几个人的马鞍马镫上都有坚固耐用的金属制品,但并不代表所有的匈奴人都使用这类的奢侈品马具。
游牧民族缺乏高超的炼铁工艺,所以除了匈奴贵族,一般牧民都用宽幅牛皮带代替马镫,青铜或者铁制马镫只有匈奴达官贵人才有资格装备。
马鞍马镫流传到中原地区以后,聪明的汉人很快就改进用料,大量使用青铜和钢铁,将它的功能拓展到极限,即便是到了现在,它的原理也是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
由于大规模装备了铁制马镫和使用钢铁扣件的马鞍,很快汉军骑兵的战力飞速提升,能在野战中与游牧民族一较高下,才有了汉武帝进攻匈奴西羌的底气。
…………
由于沙尘天气能见度很低,所以速度始终提不起来,翻越兴隆山马衔山到达黄河边的时候,已经天黑。
虽然水温较低,但大伙也顾不得许多,强行渡河,其结果就是经过长途跋涉的战马,在冰凉的河水中泅渡,体能急速流失,抽筋打颤,需要恢复体能后才能上路。
好在他们确定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的大军在秦王川宿营,明早赶路也来得及,眼下只能在金城县对岸的玉叠关驿站歇息。
第二天卯时,塞给两个军爷两块金饼,打点好以后众人才急匆匆继续上路,天亮前终于赶到了一百多里外汉军秦王川大营。
浑身的老骨头都快颠散架,但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奇巴图老爹在大营门外下马,活动麻木的身体,两个信差进大营通报消息。
可等待他们的确实一个晴天霹雳——
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突袭大军已经在半个时辰前轻装开拔了,留守这里的只是安西将军马龙!
更加糟糕的是不久之后突袭大军就会分路,西路两个龙骑卫直奔松山部落,其余主力由骠骑将军率领走东路从靖远一路扫荡进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