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5章、虚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印第安纳波利斯是印第安纳州的首府。

    印第安纳州又被称为保守之州。

    这个被冠以‘印第安’之称的州曾经是美洲土着的世居地,但现在,整个印第安纳州只有0.3%的印第安人。

    早上九点整。

    经过长途跋涉的鲍勃跟布鲁克林坐上了租来的车子。

    他们即将要见的,是一位拥有八分之一印第安血统的印第安裔——至少他是这么称呼自己的,并据此收获了大量支持。

    汽车上,布鲁克林问道“Native Ameridians,哪个更合适?”

    正在开车的鲍勃摇摇头,张大嘴巴打了个哈欠。

    “有的印第安人喜欢被称呼Indians,有的则喜欢Native Ameris。”

    说到Native Ameris时,鲍勃撇了撇嘴,牵动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然后又是一个哈欠。

    Native Ameris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联邦学术界开始宣传的一个词汇。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任何出生在联邦的人都可以被称呼为Native Ameris。

    Indians则不同。

    十五世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扬帆出海,他最初的目的地是‘三哥’家,结果阴差阳错,跑到了联邦——当然,那时候这片土地上还没有联邦,而是由一群‘邪恶的’Native Ameris统治着。

    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了‘三哥’家,以为当时接触到的土着就是‘三哥’家的人,于是称呼他们Indians。

    布鲁克林回想了一遍这两个词汇的出处,有了决定。

    如果这个八分之一印第安裔血统的家伙是为了选票,那就称呼他为Native Ameris。

    如果他不仅仅是为了选票,那就称呼Indians。

    “把我送到后,你就去附近找个酒店休息一下吧。”做完决定,布鲁克林看着一旁哈欠连天的鲍勃道“等我这边结束了,给你打电话。”

    说完,他自己也跟着打了个哈欠。

    鲍勃没有推辞,点头应下。

    印第安纳波利斯的风景其实还是值得欣赏的,尤其是这里随处可见的印第安文化痕迹,让这座城市变得别有一番韵味儿。

    可惜布鲁克林没工夫欣赏这些。

    他的时间很紧张。

    这次他们要见的是一名拥有八分之一印第安人血统的州议员。

    布鲁克林看完这位议员先生的资料后,头有点儿大。

    卡尔文不同,就资料上来看,议员先生常年奔走活跃在为少数族裔争取利益的最前沿,并因此获得选民们的支持。

    跟这种人打交道,每一句话的措辞都需要谨慎,说不上什么时候你一个无心之失就会让对方炸毛。

    当汽车停在议员先生院子门口,根本不用下车,布鲁克林一眼就认出了议员先生。

    这是个‘长毛’的房子。

    粉刷平整的外墙面被贴了一层厚厚的不知名的草叶,模彷茅草扎成房子的模样。只是布鲁克林可以肯定,以茅草的力学性能,绝对无法建造这么大一栋二层别墅出来。

    而在这栋‘长毛’的别墅外面,正有一个穿的花里胡哨,身上带有羽毛、骨骼饰品的中年男子在那里做着奇怪的动作。

    希尔维斯特……

    布鲁克林低头看了眼资料,又抬头看看做奇怪动作的议员先生,表情痛苦而扭曲。

    Sylvester Yellow Calf。

    希尔维斯特黄牛?

    一个把自己名字改成印第安风格的人!

    一个以为印第安人争取利益的议员!

    一个家住上千平长草别墅的家伙!

    一个平常都要穿着印第安服饰的家伙!

    根本不用交流,只远远地看一眼,布鲁克林就知道,要想获得支持,跟黄牛议员先生说话时,应该用Native Ameridians。

    在副驾驶座位上准备了许久,布鲁克林长长呼出一口气,开门下车,脸上洋溢着虚假的真诚笑容。

    恰好此时,黄牛议员先生结束了他奇怪的动作舞蹈。

    “议员先生,你好,我是布鲁克林·李,来自纽约。”

    布鲁克林站在篱笆外,笑容满面地自我介绍道。

    黄牛议员愣了愣,然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快步走下来,跟布鲁克林隔着篱笆交谈起来。

    “布鲁克林,你好,我是Sylvester Yellow Calf。”黄牛议员笑着自我介绍道。

    布鲁克林犹豫了不到一秒钟,决定在接下来的交谈中称呼对方全名。

    很显然,对方以这个极具印第安特色的名字而感到骄傲,为了这个名字,他甚至抛弃了自己的姓氏。

    “你好,Sylvester Yellow Calf。”布鲁克林笑容满面“我来是想跟您谈谈新闻法桉的事情。”

    对付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方式。

    比如眼前的黄牛议员,布鲁克林觉得希尔维斯特已经钻进‘印第安裔’的牛角尖里出不来了,他已经把自己牢牢框在这里面了。

    希尔维斯特或许最真实的内心跟卡尔文差不多,但卡尔文‘诚信’,能直接面对自己的欲望,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毫不掩饰。

    再反观希尔维斯特,布鲁克林实在太熟悉这种人了。

    这就是那种满嘴道貌岸然、仁义道德,惯常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的伪君子。

    他们甚至连伪君子都不如,他们已经迷失在所扮演的角色当中。

    跟他们谈利益交换,哪怕他们内心深处已经馋哭了,他们的表现依旧是不屑一顾甚至勃然大怒,并且没可能谈判成功。

    ——就算布鲁克林把整个纽约拱手让给希尔维斯特黄牛先生,条件仅仅是让他在周末议会上帮自己说一句话,他都不会答应的。

    这种人就是体验派,演着演着自己都相信了。

    他们在内心深处幻想出一个道德模范,给道德模范贴上自己的脸,以道德模范的行动为准绳,事事模彷。

    他们就像一只可怜的甲壳虫,贪婪地看着每一份诱惑直流口水,却不敢伸出哪怕一根触角,他们只敢躲在道德模范身后。

    布鲁克林仅仅看过希尔维斯特黄牛先生的举止打扮,还有他的长草房子后,就对希尔维斯特黄牛先生的性格做出了精准的推论。

    对付这种人,需要把自己伪装成他的同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