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姬南义正辞严的说出了这番话,虽然并无旁人教导,但是他也是自己独自思虑出来的结果。
这番话就说到了有些人的心里去了,那些军机大臣谁想上战场?谁想把自己家的子弟给送上战场?能够和平没有争端谁又想去体验战事的痛苦?
大臣们在姬南说完之后纷纷交头接耳的一阵,有些还露出了赞许的眼神。在场的柳国公最是惊讶,他没有想到姬南竟然也有一番自己的体味,而且这话确实说的滴水不漏。
有道和无道还是有所区别的,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持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何况魏国的军事方面甚至还不如齐国。
如果魏国贸然派兵增援秦国,不仅为天下人嘲笑厌弃,而且派遣的那些士兵也几乎是同齐国的士兵一样,不敌秦国,只是白白送死而已,那这样的增援只能说是无用功,并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
最好是有什么方式能够阻止秦齐二国再打下去,若是能够阻止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也也是种思路。
想着,柳国公便是也踏前了一步,然后面色严肃的说道:“陛下,臣赞同太子殿下的话,若是我们主动耗损兵力介入齐秦两国,不合时宜,所以臣以为……”
说到这里,他有些踟蹰了,因为他不知道言墨到时候会派遣何人过去。
“国公直说便是,无妨。”言墨大手一挥,丝毫不在意地说道。
“臣以为,陛下可以派遣使官分赴两头,安抚秦国,劝说齐国,游说他们放弃继续争夺战。”这是最中庸的做法了,谁都不得罪,就当个和事佬。
言墨的脸上也是明显陷入了深思,诸位朝臣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头接耳,缩头缩脑,唯恐自己被点到名字,喊出列来回答问题。
“诸位爱卿以为这样可行?”言墨沉吟了一下,觉得或许先礼后兵的策略要更好些,避免跟秦国发生正面的冲突,而他们帮助齐国确实明面上看起来就好像是助纣为虐。
“还是国公爷说的好啊!”人群中不知哪个大臣率先出声,表示支持。其他人见状也是纷纷跟着喊,国公爷见地不错。
而最先出声阻止的姬南则是被人给遗忘在后面了,谁也没有主动夸赞他,至少在陛下面前这样明目张胆,比起太子殿下,他们更畏惧陛下。
姬南也不恼,脸上甚至还浮现出淡淡地微笑来,可是看到的人却觉得那笑意里面都是冰凉凉的寒霜。
于是,此事就这么敲定了。
人选言墨也没有询问大臣们,按照此事的级别自然会选择一位办事牢靠且十分有地位有才能的人,一般的人会显得的没有诚意,太重要的人未免有失身份。
言墨没有选。
与其说他没有选,倒不如说柳国公自己提出来他要亲自走一趟,以显示他魏国的诚意。当然他会叫上自己的小儿子陪同自己一道去。
现在的柳若风不若之前,十分上进且有志气,常常陪同在柳国公的身边学习诸多事务,所以对于柳国公的要求也就欣然答应了。
柳国公年纪也不小了,言墨也仔细关心他的身体,担心他受不了长途跋涉。但是柳国公自己自称在魏国各地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山水之间的时候都留下了足迹,这不过几日的旅途,算不了什么。
言墨这才同意柳国公的主动请缨,允许他带领人马前去,如今朝堂之中最稳妥的怕就是柳国公了。
其实柳国公要出使这件事也是他临时决定的,他不能困于魏国不出去看看世情,宁泽在消失之前的时候给他去了信,说是外面的形势不容乐观,要他多加小心,因为魏国已经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了。
按照宁泽的意思,魏国的朝堂上会有动乱,而外部则是会遭到入侵。当然,这在眼下还算太平的日子里还没有被验证。
这内患他自然是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争位迹象已经渐趋明朗,今日太子主动反驳陛下的话从侧面就能证明太子已经有了隐隐冒头的想法。
而外部,大意就是说,秦国或是能够灭掉齐国的话,那么,想必不会那么轻易就退出中原,极有可能以齐国为巢,占据生存下来,然后谋夺中原的其他国家。
中原历来地广物博,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民百姓安居乐业,出了齐国、魏国、赵国占据这主要之地,滇国在边缘地区,而秦国则是最远。
秦国如猛虎扑食一般,扑入了中原,定然是会在中原肆虐一番。
这些宁泽都在书信中道明了,柳国公他更相信宁泽是预见了即将发生的事情而隐退去了,而不是犯了什么罪责。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浩荡长河历史不知变化如何,他唯一坚定的也只有这老臣的身份,行忠心到底之事,为魏国,也是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