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杜云彤给齐文心下了帖子, 约她在节后好好谈上一谈。
阳谷昌平济阴三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离天启城太近了,青州兵驻扎在那, 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利剑悬挂在秦钧脑袋上,让人睡觉都睡不安稳。
这三城,更是将青州京都分开的咽喉所在, 强行用武力去攻占,将会消耗巨大的兵力。
想要占领一座城池, 最起码要比守城军多出两倍的兵力, 更何况, 这三城易守难攻,只用两倍的兵力, 怕是占领不下。
如今这三城各自驻守五万兵力,五万是明面上,进可攻, 退可守的地方,以齐家行事之谨慎, 绝不可能只放了五万士兵在城里。
八万,或许更多。
三座城池各为犄角之势,攻取一城, 另外两城则会出兵相助,秦钧若想强行用武力攻占, 最起码要动用三十万的大军。
秦钧坐拥三州之地, 三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可秦钧擅长的,是草原歼灭战,或者平原山川会战,攻城之战,秦钧甚少涉及。
往好处想,秦钧是杀神,打了那么多的仗,举一反三,或许能提炼出攻城拔寨的精髓,但军粮之事,秦钧仍然没办法去解决。
秦钧倒是想解决来着,派了马逐溪去中原之地征收粮草,但中原百姓苦于赋税多年,再继续重税苛责下,一个不好,百姓们便会揭竿而起,到那时,秦钧别说对青州动兵了,单是中原的□□,就够他头疼一阵了。
所以她免了中原之地一年赋税,让马逐溪安民辅政,一为中原之地的百姓,二为秦钧也积累点好名声。
毕竟秦钧现在的名声,实在太烂太烂了,以至于她都有种秦钧居然还能活蹦乱跳活到现在,当真是个奇迹的错觉。
没办法去征收军粮,杜云彤想了想,想给姜度写封信。
蜀地早已不是大夏建.国初期的山穷水恶之地了,姜氏一族在蜀地精耕细作百余年,如今的蜀地,是门扇半开,猪肥鸡壮,夕阳西沉,一川明月稻花香。
这么富饶繁荣之地,也难怪惹得南方的蛮夷们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了。
就连她,都生了问姜度借钱借军粮的念头。
说干就干。
姜氏一族心怀天下,个个都是忠于大夏、宁折不弯的好儿郎,如今诸侯世家林立,皇权势弱,秦钧有力挽狂澜之心,可苦于没有军粮,这种情况下,姜度应该不会不帮吧?
杜云彤按照市面上的利息折算,每一笔都写得极为清楚,哪年借,哪年还,绝不拖欠姜度的粮草。
当然了,不全是借。
许如清曾给她留了百万嫁妆,那些嫁妆在她的运作下,早已翻了好几倍,如今拿出一部分,先支付姜度一部分银钱,剩余的钱财,等秦钧打下了青州城,再向姜度支付。
若姜度肯借,秦钧的粮草便能解决三分之一了,另外三分之二,她想其他的办法。
从她的嫁妆里,再拿出一部分银钱,去中原之地购买粮草。
中原之地免了今年的赋税,想来粮食会剩余许多,她按照市面上的价格会购进,应该能筹得一部分粮草。
而至于剩余的三分之一的粮草,杜云彤把心思打到了颜家身上。
颜家所驻守的琅琊之地,是大夏朝最为繁荣的城池之一,而下首的广陵等,也不承多让。
杜云彤曾看过颜家每年的税收,艳羡之余又替秦钧感觉委屈——秦钧三州之地的赋税,加一块才是人家一两座城池的税收。
没办法,北地地广人稀,能征善战是真,但是穷,也是真。
若是不然,秦钧也不至于差点把整个侯府给贴进军队里。
至于颜家会不会给秦钧提供粮草,杜云彤觉得,难度颇大,但再怎么难度大,也要硬着头低想办法,总不能让秦钧的军队打到一半,没有粮食吃了。
杜云彤给姜度写完信,让暗卫加急送往蜀地。
墨水仍剩,便给琅琊的颜氏也去了一封。
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她自己看了都心酸不已,就是不知道颜氏的家主会怎么想。
两封信分别送出,天边已经大亮,杜云彤换了身衣服头饰,去找颜松云。
昨夜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太后为全李易和齐家的脸面,多半会下懿旨赐婚,这个时候她去找太后不合适,太后忙李易的事情都够焦头烂额了,她还是少在太后面前晃悠的好。
至于李晃会不会有什么小动作,杜云彤觉得,多半是有的。
只是针对的人是齐文心而已。
李晃对齐文心出手,她才好从中解围,与齐文心结盟。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如今找颜松云才是当务之急。
颜家这个盟友,在这个节骨眼上,可是比李易的婚事重要多了。
此时离颜松云被太后杖责的事情已经过了月余,月余时间,颜松云的伤势早已经好了,但杜云彤还是带了些补品过来。
这些补品是为了提醒颜松云,上一次太后执意要惩罚他,是谁给他解的围。
颜松云看了一眼杜云彤身后丫鬟捧着的补品,眉头微皱,沉声道:“翁主有心了。”
随从捧上了茶,袅袅茶香飘了出来,是杜云彤最为喜欢的甘萝叶。
杜云彤眉头微挑,瞟了一眼颜松云,抿了一口茶,浅笑道:“统领才是有心了。”
到底是出身世家的人,虽然领着武职,但并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若不然,也不会让随从给她上她最喜欢的甘萝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松云,颜松云。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