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5.055(二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路边驻足,朝着这些车马看去,试图辨认其身份的话,就会从这些人大多深青浅青色的衣着和神情之中推断出,这是入蜀官员赶赴上任的队伍。

    显庆三年,为满足洛阳选官的要求,在李治自洛阳回返长安、西域使节又还未曾抵达之前,朝廷开办了一次制举。

    自元月通知下达,到三月末举办,其间用于给人准备考核以及行路来此的时间并不太多。

    不过各方候选官员和通过科举的学子早已习惯了制举的突如其来。

    所以比起对这项选拔的突然开办而惊愕,他们更应该庆幸的是,能有机会凭借着制举获得对应的官职。

    不必再蹉跎时日了。

    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给了绝大部分人以重重一击。

    能得到上州委任,甚至是一举成为洛州、雍州官员的,终究还是少数。

    有些得到授官的,看着自己手里的委任状,恐怕还觉得自己不如继续维持原本的状态,等待下一次制举。

    但这种事情,显然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

    拿到了委任,就得上路。

    “孟将,你深受国子监祭酒器重,又如此年少便举进士科及第,不过是因为没有门路可走,就得被派遣到青城县里做个县丞,你就甘心吗”

    张柬之循声朝着问话之人看去,见是自己曾经同在官学之中上课的同僚,本还有些冷硬的神情,也稍松了几分,却还是朝着对方比划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他回道“此事没什么甘心不甘心的,大唐国情在此,人才济济,能先得一官职,一边处理庶务累积经验一边继续学习国策,未尝不能在往后的铨选、制举中任职。”

    “再说这益州蜀州之地,也没你想的那么糟糕吧”

    张柬之家世不显,所幸有些依靠着读书出头的本事。现下初入官场,一字一句都不能说错。

    就算明知同僚乃是为自己打抱不平,也不能真在话中这么说出来。

    见他提醒的话语有些严肃,那同僚也非不知好歹的人,但还是免不了压低了声音回道“没那么糟糕太宗年间所编纂的隋书中都说了,此地百姓多溺于安乐,富贵盈门而不知上进,边野多有奸藏之辈。我等去了这样一个地方,要如何做出政绩来”

    没有政绩,便无从谈论什么考核之说。

    更何况,川蜀能屡屡被作为流放之地还是有其道理的

    有多少死在任上的蜀中官员,早已给他们做出参考了。

    他越说越觉悲观,却听得张柬之不疾不徐地回道“你别这么想,如何做出政绩这件事,不是已有前人为我们做出参考了吗”

    “秦时有李冰父子导引汶江,修筑都江堰,令成都有水泽灌溉。到了贞观年间,有高士廉担任益州都督府长史,同样选择用水利之事作为改善民生、缓和关系的手段,还在此地大兴教育。”

    “他的儿子高履行也同样是能臣干吏”

    张柬之说到这里,又忽然停了下来。

    他发觉自己选择的这个例子有点问题。

    因为就在上个月,益州都督府长史高履行被贬官洪州都督。

    不过这倒不是高履行在这个长史任上做了什么错事,而是因为他的父亲高士廉乃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舅舅。

    换句话说,高履行是长孙无忌的表哥。而这两人之间的来往早年间就很密切,就算高履行在益州做官,也没能动摇这份情谊。

    若是在寻常时候,这种往来至多也就是个亲戚关系罢了,高履行甚至还能算作是李治的表舅和姐夫,可放在如今却成了个大问题。

    自韩瑗也遭到贬谪、洛阳为东都的政令推行下去后,长孙无忌的党羽在这数月间遭到了疾风骤雨一般的打击。

    高履行也没能从中免灾。

    他的妻子东阳公主上书陛下求情,并未能够改变李治的决议。

    张柬之虽然没能亲自身处于这片权势争斗中,却也凭借着他的政治直觉,感觉出了点风向。

    他甚至在想,值此动乱之时,他恰好被派遣到川蜀地界上来,会不会也能算是一件好事。

    他刚想到这里,忽听他那位同僚说道,“你说高长史啊这么一说,我又觉得我们的情况还算不错了,毕竟,有那位在对比呢。”

    他动了动脑袋,示意的方向正是队列之中体型最大的那一架马车,而这其中坐着的,就是接替高履行成为益州都督府长史的人。

    “和他一比,我又觉得心气舒坦多了。”

    “你说这位新长史惨不惨。明明在洛州成为东都所属的时候,该当成为上州要员,却因瀛洲长史在此番制举之中拔得头筹,顶替掉了他的位置。”

    “也不知他这得算是倒霉还是走运,说什么他协助安定公主筹办水陆法会之事表现优异,陛下不忍将他降职,干脆先在益州都督府长史位置历练两年,再行重用。”

    “呵,”这人干笑了一声,“能从这个位置上升职的人能有几个除非那位安定公主还能记得这个段长史的名字,在陛下面前再将他提一提,不然”

    不然怕是要在这里待上小半辈子了。

    说起来这段宝元的名字倒很是贵气,就连这位长史本人长得也有几分福相,就是运气背了一点。

    但他大概不会想到,那个被他提到的安定公主,此刻就坐在那架马车之中,和段宝元相对而望。

    饶是已经在出发上车后不久就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段宝元还是忍不住又抱着脑袋哀叹了一声。

    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想想他原本稳步向上的生活,就是因为他们那位洛州刺史贾敦颐病故,他就恨不得在抵达川蜀后再给贾刺史多上两炷香,以求对方的庇护。

    倒是李清月淡定得很,“你也别苦着脸啦。益州都督府总领八个州的事务,相比起洛州,确实在地位上有所不如,在统领的范围上却是大大超过了。”

    “自高士廉、高履行父子任职益州以来,此地的民风大有改善,你也不必对此地抱有什么偏见。”

    “好职务啊”

    段宝元叹气,“公主,你觉得我担心的是这个吗”

    其实他看得出来的,就连陛下的表舅都在最为得势的时候被派遣到此地来当长史,就是知道这里有油水可捞,有政绩可做。

    他来此地确实是升迁,像是空降了一个贾敦实之后对他的弥补。

    他犯愁的完全就是面前这人

    益州都督府长史做不好,被革职查办,也起码得是半年一年之后的事情了,可安定公主若是在益州出了事,他的脑袋直接就能搬家

    “你说我跟来这件事啊其实你不用担心这么多。”

    李清月掰着手指数给他看。

    “你看,第一,我阿耶并不知道我来这儿了。我跟他说孙思邈老先生可能身在蜀中,找人不大方便,我还是继续回洛阳陪我阿娘去,然后又让人送信给了阿娘说我要去找人。只要阿娘那边将消息隐瞒下来,阿耶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现。”

    “到时候用一句孝心作祟也就解释过去了。”

    段宝元听得很绝望。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皇后殿下能不能接受这么个小孩往蜀中跑。

    谁家孩子是这种风格的

    偏就李清月很有信心,已是振振有词地说了下去,“其二,我选了最安全的入蜀方式。”

    “若是我自己行路,便是有侍卫在旁,也难免在路遇劫匪的时候遭遇不测,可你看看我们现在这个队伍,这是你这位长史,还有那么多县官的上任队伍,谁敢吃饱了撑的,来打劫这样的一行人”

    肯定没有吧。

    她这个过于理直气壮的表情,让段宝元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这是对他们这些人的夸奖,还是让他更加无奈的重磅一击。

    “其三”

    李清月伸手一指同行的孙行,说道“都说关中人士来到蜀中多生病症,所以我还给自己带上了一个医者,以备不测。”

    孙行“”

    他已经试图告诉公主,他从他父亲那里传承来的医术,充其量也就只有十分之一而已,能应付寻常疾病,却不能解决疑难杂症,但好像用处不大。

    起码现在,他就成了一个极好的借口。

    李清月端坐车中,冲着段宝元露出了个笑容,“段长史请放心,这趟蜀地之行,我必定让你再立一件功劳”

    段宝元眼前一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