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街道小巷,鞭炮声声,高朋满座,主人忙里忙外,6层小屋,一个门面,正是秦君夫妇辛苦多年,倾囊而出,刚建好的新房。
家凤、何荻平带了阿妹,三人一行好找,本以为在哪家饭店酒馆宴请,在法院大楼附近来回走了一趟。只见几家结婚喜宴的,没找到兄弟的酒场,正在失望间,发现在酒店之后的小巷,热热闹闹,有一处露天流水席,虽没见到熟悉的身影,几人还是走了过去。
一张旧书桌,上面一张红纸贴着“收礼处”,一位汉子,熟练地接过来宾递过的红包,当面拆下,在一本簿子上登记,再递回个小红包,里面约数十元,俗称“回礼”。
“同学们来啦,快这边坐。”一位妇人招呼,似曾相识,不敢相认。
不对吧,早几年家凤去田家中学任教,学校附近的村庄就是秦君所在的农村老家,偶尔去老同学那小酌一顿,当时见到过秦君夫人,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
对面的老伯,家凤还是认出来了,正是秦君的爸爸,收礼金的就是他二叔了,一位40来岁的汉子,难怪有些面熟。
正在喝酒时,秦君提了2瓶茅台酒,放在桌上,其他桌上可没有哦,对同学们特别款待。
“嫂子,这几年辛苦你了,不错,在城里安了家,以后日子就好过了!”家凤给秦君夫人碰杯,刚才不敢相认,可想为了房子,夫妻二人付出了多少心血。
相比山里的小林,把买房的希望寄托在家人身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秦君发表感慨:“是啊,早几年为了攒钱,过年本应回家都没回去……”
“你是真没钱,怎么回家?在老同学面前还不说实话……”秦君夫人没替老公遮掩。
“兄弟们,实不相瞒,早几年一次春节前,打牌输了好几万,回家的路费都没了,不好意思……”秦君坦白得够彻底。
“往事不要提了,谁没有走背的时候?”家凤感叹,“兄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来……干杯!”
“哪里?还是兄弟们够意思!”秦君一饮而尽,感叹不已,“今天来的客人,除了一些父母辈的亲戚,就是在座的同学们了。”
是啊,同学关系也是一层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人情网络,特别是安家在县城,同学之间显得更为特别或亲切!
对秦君来说,开启在县城的全新生活票,面对的大多是陌生的人群,而之前有过某种交集,未来仍然会来往的群体,则非庞大的同学关系、群体为最了,虽然来者寥寥。
“今天虽然有些同学没来,可以理解……”秦君侃侃而谈,“我们在外面打工,阅历多多,知道人不敬你,就是自己无德,如果平日里多走动,就大不一样了。”
“未必,每个人的心理都不一样,情况千差万别,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啦!”吴刚颇敬业,打官司多了,早已看透世态人情,依然保留了某种当初的情怀,有意义!
用餐过后,客人们依次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