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和曼春一起进了屋,从靠墙的一只五斗橱柜里取出了个青布面儿的包袱,解开看了看,里头一双粉底小朝靴,两双袜子,还有一黑一红两只扇套。
“行军散、保济丸这些药还有没有?”
曼春收拾了些路途上也许会用上的成药,连同鞋袜扇套放在一起,交给童嬷嬷让她送去,“嬷嬷记得跟大哥说清楚,这药是新配的,一时用不着也别丢了。”
童嬷嬷回来却又抱着一只长条大包袱,“大少爷试了鞋,穿着正好,扇套也换上了,那几瓶药也都收起来了,让我跟姑娘说一声,不会乱丢的。”她打开包袱给曼春看,里头有四五样纸,每样虽不多,却都是好纸,一盒湖笔,一匣子颜料,“这些纸笔颜料大少爷说了他带不走,都是好的,姑娘既然爱画,就送给姑娘了。”
这些东西又没有多重,怎么会带不走?
曼春去找宋大家的,问她有没有什么糕点是在这个季节经得住放的,她道,“太太和大哥他们在路上颠簸,最好能做些开胃的小点心,吃着不费劲。”
宋大家的有些为难,“姑娘,这个时节哪有能久放的糕点?”她想了想,道,“不如做些路菜带着?那个不怕坏。”
说做就做,曼春和宋大家的商量好了菜式,要做糟鸡、茄鲞、八宝鸭这几样,就打发她和姚氏去采买食材,“一定要好的,别到时候让人吃出不新鲜来,坛子不要太大,他们这一路不过二十来天,就是换换口味而已,多了也闹心。”
宋大家的想着多做些,“这东西经得住放,多做些,姑娘也尝尝?”
曼春想起从前在扬州时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糟菜是常吃的,也有些想念那滋味,就点了头,“只要别吃不完坏掉了就成。”
唐松被母亲催不过,只好画了张姐妹俩一起玩耍的交了上去,画上的唐曼宁看上去不过十一二岁,唐曼春看上去就更小了,头对着头,一个拿着绣绷,另一个在一旁观看,两个小姑娘天真可爱,神态逼真。
王氏却生起气来,“怎么画成这样?两个小丫头!”
唐松将画收起,“可不就是两个小丫头?曼宁才十二,我总不能把她画成二十岁吧?”
王氏运了运气,“我这儿也有纸墨,你现在就画,把她们两个分开画,画得好看些,只画正脸!”
眼看躲不过,唐松干脆耍起了无赖,“那不成了遗像画了?没得晦气。”
王氏哼了一声,“画个侧身正脸的不就成了?——我看你是不想画!”
唐松闻言,正了神色,对王氏道,“母亲既然知道我不愿意,又何必勉强我?妹妹的容貌岂能被人随便看去?”说完,便拿了画走了。
王氏气得直拍桌子,恨声道,“他那妹妹是宝贝,难道我就是要害他的?我养得好儿子!”
唐松从王氏这里出来,抬头看看天上,虽然挨了骂,可是心里却并不忐忑。
他展开画纸看了看,琢磨着回去把这幅画修一修,再上些颜色才好。
临到要走了,泉州将军府上却突然送来宴请的帖子,王氏本不想理会,可唐辎却先她一步答应了,还劝她,“到底是同你一个祖宗的,哪怕远了些,总比没有强,要不然传出去也不好听。”
王氏再不情愿,也不想在临走前再和丈夫吵架,她皱眉道,“他一个武夫,有什么好说的?罢了,你既然都答应了,我还能抹你的脸面不成?去就去吧。”
适逢衙门休沐,于是唐家赶了几辆清油小车,仆婢随扈们围绕着,去了泉州将军府上。
彼此见了面,曼春才知道王十七太太这次跟着丈夫来,还带了长子、次子和次女三个孩子过来,除了嫁了人的长女,还有两个小儿子在老家读书。
曼春有些拘谨,虽是血脉至亲,到底是没见过的生人,她悄悄地打量着对方,也看出对方亦是如此。
王十七名为王登仕,相貌端肃,留了一把漂亮的髭须,举止并不粗鲁,说话也很爽快,很快就和唐辎称兄道弟起来。王十七太太丁氏是个有本事的,见面先是三分笑,说话也和气,脑筋却很机敏,任凭王氏这样挑剔的,在王十七太太的热情招待下也渐渐放下了架子,心里还在感叹:“这样的一个妙人,嫁个武夫实在可惜了。”
王十七太太不动声色的打量了曼春半晌,见她行动举止并没有失礼之处,稍稍放心了些,客气笑道,“我们家虽是新修的房子,到底还有些从前的老树,咱们在这儿说话,叫孩子们去玩吧。”
王氏正嫌人多闹腾,就笑着看看唐曼宁,“去吧,别光顾着玩,照看着你妹妹些。”
王十七的长子王敬臣如今正在军中效力,在他爹收下做了个小小的总旗,今天没能回来,次子王敬武和唐松同岁,个子却足足高了大半头,他扭头看看妹妹和唐家两个姑娘,想说些什么,又摸了摸鼻子,没开口。
三个姑娘叙了年齿,王四姑娘比唐曼宁大一岁,就道,“外头晒得慌,去我屋里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