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撤出南昌城,张宽仁把这座才流过血的城池交给了彭莹玉,还有鄱阳湖周边肥沃的土地。
况普天如愿以偿,也彭莹玉甩手掌柜的性格,这片地方归他了。虽然有项普略和周顺,但他在教中地位崇高,那两个人无法与他抗衡。
江西弥勒教弟子众多,只要一年,他在这里能聚集起十万大军,到时候可在郑晟和邹普胜之间左右逢源,在南派红巾军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也未知。
江北义军几乎与红巾军同时撤兵,倪文俊找彭莹玉闹腾了好一阵子。但彭莹玉坚决只留下周顺及亲信部众五百人,其余人众一概不留。彭莹玉完全不觉得南昌有倪文俊和张宽仁说的那么危险,如果弥勒教的彭祖师起家之地江西的形势都控制不住,他这些年的幸苦与执着岂不是白费了。
他不相信宽撤不花敢回来。江南各地虽然没有像江西和湖广那样弄成一团糟,但各地小规模的举事的义军此起彼伏,能维持住局面就不错了。
离开南昌城之前,张宽仁把蒙古人俘虏交给况普天。如他所料,当日天黑之前,彭莹玉便下令把那些蒙古人全部斩首在南昌城外。
弥勒教信徒与圣教弟子一样憎恶蒙古人。
张宽仁无心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在大军撤出城池外后,匆匆向彭莹玉和倪文俊辞行,道:“广州东路的战事进展的不顺利,宗主已经提前南下,这几日一直派信使来催我,我这就走了。”
彭莹玉心里仍然觉得有点不痛快,道:“郑晟自己不去武昌参加皇帝登基大礼,你也不去,只让王中坤去,让许多人失望。”
张宽仁为郑晟辩解道:“弥勒教举事不到半年,在长江沿岸处处开花。元廷元气未伤,正在调集兵马明年必将南下,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平定南方,将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陛下以及封赏过宗主了,王部堂是宗主最信任的人,前往武昌城足矣。”
彭莹玉摇头道:“那也只能这样了。”这几个弟子,除了项普略就没有一个会老老实实的听他的话。而且,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越老实听他的话的人实力越弱。
红巾军大队兵马在城外休整一个夜晚,立刻向奉命向西南进军。
张宽仁不管倪文俊还在江北磨磨唧唧,他接到了新的军令,时间紧急的令他喘口气的时间也没有。
红巾军以毛大部为先锋,这些常年陪在郑晟身边的人巴不得早些离开南昌。他们见识了江北义军的野蛮和粗暴,对弥勒教的感觉比从前差了许多。
先锋行军的速度很快,毛大知道郑晟已经南下了,想快一点赶上宗主的大部队,也怕错过攻打广州城的战斗。
大军向南走了三十多里路后,后面十几匹快马旋风般赶过来,为首的传令兵一直到中军,下马行圣火礼,道:“张将军有令,命大军向西罗霄山方向进军。”
“罗霄山,不是广州吗?”
信使把公文呈上:“是罗霄山。”
毛大不认识字,抬起下巴让候在身后的亲随接过来拆开封漆的公文看看。那是个年轻的儒生,长的白白净净的,眉头很细,恭敬的接过公文拆开,看完后道:“将军,确实是去罗霄山。”
毛大伸出胳膊把他挡在身后,凶恶的朝信使喊道:“为什么要去罗霄山,宗主已经去广州了,我们为什么要去罗霄山。”
信使被他吓了一跳,毛大是红巾军的元老,虽然奉命听张宽仁的号令行事,但就是张宽仁亲临在他面前也要客客气气的。
从南昌城里出来的红巾军是派系复杂,一大半是毛大的部众,其余部为明尊弟子和彭文彬的笔架山部众。郑晟命张宽仁为大军主帅,其实也在考验他的能力。
攻打南昌城时,还有郑晟在后坐镇,此番奉密令前往湖广,就要看张宽仁自己的手段了。
“我不知道啊!”信使半张开嘴巴。毛大如山里的熊,的热气快要喷在他脸上。
毛大断然拒绝:“为什么要去罗霄山?我不去,我要去广州,张宽仁在闹什么。”
正在此时,后队传来一阵骚乱,有亲兵过来禀告:“将军,张将军来了。”
毛大抬头看见东边一队骑士打着“张”字旗号缓缓而来,摸着下巴示意身边的亲兵暂且把信使领下去。
片刻之后,张宽仁来到毛大面前下马,“毛将军。”他一丝不苟行圣火礼,腰上挂着一柄细长的刀,随着弯曲的身子完全显露出来。
“张将军。”毛大还礼。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