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见段煨之前,刘备其实已接见了数个难得的人才。
“画奇策”、“有智防”、“算无遗策”的荀攸荀公达。
“开达理幹”、日后号称曹魏萧何的钟繇钟元常。
宗室之长、日后曾为宗正的刘艾刘文甫。
按理来说段煨虽然把华阴治理得不错,“修农事,不掳掠,百姓安之”,与上述三人还是不可同日而语。
刘备得了三名大才后,对段煨仍旧相当礼遇,丝毫没有怠慢,可见深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之真义。
荀攸、钟繇两人并没有直接答应刘备的招揽。
荀攸的回答是:“攸五内俱焚,方寸已乱,昏昏沉沉,难以为将军效力,请将军恕罪。”
刘备道:“备与公达感受相同,然国仇未报,贼子未灭,不得不强为之耳。公达可先回乡里休养,军师之职,正为君设,必虚位以待。”
执手叹息,郁郁之色形诸于面。
钟繇则答复:“母老,不得不回乡奉养,待尽了孝道,再为将军效力。”
刘备与钟繇击掌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备翘首以待君来。”
派亲兵护送两人回乡。两人之家属在自长安东归、经过颍川时,已自回家。两人怕峻拒刘备,惹得他发怒,才亲自到彭城当面向刘备表示歉意。
不论态度如何,理由怎样,最终结果都是未应刘备征辟,刘备心中是十分憋屈的。
但他并没有愤怒。
设身处地,士择明主,乃是人生大事,近距离观察一番并不为过。
万一刘备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呢。
刘备有耐心能够获得荀、钟二人的认可。
两人一是要看刘备的能力,二是要看刘备的胸怀。
这两样刘备都不缺。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曹操如今孤处一隅,发展势头大不如刘备,两人难道真会舍近求远吗?
即便两人坚持要投曹操,刘备也不会将他们软禁或者杀掉。
容人之量,刘备自认当世第一,曹操都不敢有什么话说。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这句评价乃是一生盖棺论定。
现在的刘备融合两世经历,性情以前世为主,眼光以后世为主。“机权幹略,不逮魏武”这个弱点,已经弥补了大半。
刘艾见刘备殷勤恭敬,礼贤下士,赤诚发于肺腑,重视见诸行动,心中感动,答应刘备邀请。
刘艾为刘氏宗室,日后却能在魏国官运亨通,可见是个灵活机变之人。
他为宗室长者,地位相当关键。
刘备入籍之事他也曾出手相助,与刘备有一番情谊,应刘备征辟顺理成章,毫无尴尬之处。
刘备以刘艾为都官从事,负责察举青、豫、徐三州官员犯法情况,但主要精力放在协调、对接、管理三州内宗室。
刘艾已经四十多岁,心思通透,已明白刘备话中未尽之意。
三州内宗室子弟无数,为王者也有十余人,若能一致拥戴刘备,可以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对天下人心具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
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