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料会被送到下一个车间,下一个车间中,这些原料会被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粗胚,之后这些粗胚又会被送到后面的程序加工成为零件,之后抛光,最后被组装起来变成神臂弩的弩身。
李奇带着所有人一个个车间的参观,并亲自向所有人讲解着一些不是机密的事情。
“各位,我们军器监的这里是制作神臂弩的,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不瞒各位说,本官答应朝廷一年要制作十万架神臂弩出来,所以才制作了这些机器。这些机器的效率大家已经看到了,本官已经在前几天向朝廷上交了五万架神臂弩。朝廷给本官拨了一百万贯钱,但是制作这些机器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现在已经没有足够多的钱来生产神臂弩了,今天的合作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李奇向所有人解释着。“这位是我们弩坊署的张工,也是弩坊署的典吏,下面就由他带着大家继续参观一下下面的车间,本官先处理一些事情后再来。”
这时候王举已经把张老三叫了过来,李奇把事情向张老三吩咐了一遍后,就带着王举去了制弩车间的最后面。
这里也有几个车间,只不过并不是制作弓弩的,李奇以来到这里,就见到几个工人正在忙碌着,只不过这些工人大部分都是女人。此时的车间里,正摆放着几台木质机器,几个女工就在这些机器上操作。
“见过大人。”见到李奇和王举进来,顿时几个女工就向两人行礼说道。
“免礼,倩娘,不知道这台纺织机的效率怎么样?”李奇走到一个女工的身边问道。这个女工名叫张三娘,没有名字,李奇给她取名张文倩,后来所有人都叫他倩娘。
“大人,这个纺织机非常好用,以前我在家织布一天才能织两尺,但是用这个机器后,一天织十丈都不成问题。”张文倩有些兴奋的说道,她才二十岁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他的丈夫是弩坊署工人,前段时间李奇缺少两个织布工人,所以就在工人家属中选了几个人,她们几个人在家都是织布的好手,李奇找她们也主要是做实验。
这段时间李奇已经成功的发明并改进了织布机纺纱机等等机器,而请这些织工,就是帮忙体验,并提意见,这两天经过推敲改进,第一款成功的纺纱机织布机终于制作出了成品。
李奇今天邀请这么多商人前来,主要就是为了纺纱机织布机的事情,英国的工业革命,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纺纱机织布机的出现,才导致大量手工业织布作坊和家庭织布模式的倒闭。
此时的南宋和那时候的英国非常相似,南宋百姓家中的衣服也都是家中女眷自己织布自己做的,古话说的‘女红’,就是绣花织布做衣服这些。此时的百姓都是过着‘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的男耕女织生活。
李奇必须要提前打破这样的模式,一百年后的黄道婆改进织布机,使得南宋的纺织业得到的极大的发展,那时候已经出现了打量纺织作坊,到时候一个熟练女工的工工资都能够达到几百贯一个月,如果南宋不是被蒙古所灭,可能南宋再发展百十年就能够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了。
不过那比较是一百多年以后,李奇不想等他顺其自然发展下去,所以他要打破这一僵局,而想要改进纺织机,并不是说学了物理数学就能够成功,而是要学会织布,并且和精通织布的人一起来完成。
按照张文倩的话,她平时在家一天也就只能织两尺布(大概五六十厘米左右),而用这种改进的大型纺织机,却可以织十丈长(大概三十三米),是她平时在家织布数量的五六十倍速度。也就是说使用这种纺织机,一个工人就相当于六十个熟练工人呢速度,如果和黄道婆改进的纺纱机相比,也要快上十几倍,这就是机械的力量。
其实制衡织布速度的就是纱线,现在的纺纱机都只有一个纱锭,而英国的珍妮纺纱机开始的时候后就有八个纱锭,后来经过发展更是达到了成百上千个纱锭的程度。
李奇改进的纺纱机就是采取了珍妮纺纱机的原理,达到了三十四个纱锭同时进行纺纱,织布机的一边,一个女工正在纺纱机上忙碌着,水力驱使着纺纱机不停工作,一个女工同时要照看着三十四个个纱锭,等一个纱锭缠满纱线之后她就会换一个新的上去。
有了充足的纱线,李奇改进的飞梭织布机就不怕原料更不上的问题,所以织布的速度要比百姓家里的熟练女工要高出五六十倍速度。
不过在李奇看来,只是相当于五六十倍的速度还是有些慢了,相比起英国革命时期的纺织机上百倍的速度还差的很远。不过如果能够有很多台纺织机的话,建立一个工厂出货的速度就会变得非常快。
李奇来这里只是查看一下纺织机的运行是否正常,他又向几个织工讲述了一下事情,等会将会有一些人来这里,到时候让她们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织出最好的布匹。机器李奇也检查了一遍,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