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提出从历阳出兵进击丹阳郡,并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进军方略之后。同意者有之,反对者亦是不少。
首先,丹阳郡为江东重地,防守一直严密,有万余丹阳精兵镇守。
其次,丹阳郡丛林遍布,山谷万重,短时间想要平定全境难入登天。
最重要的一点,丹阳民风剽悍,骁勇好战,是天下精兵之所在。万余丹阳军的战斗力虽然不能说数倍于其他地方的士卒,但是如果以相同数量士卒应对他们也难有取胜之可能。
而诸葛亮所给出的理由也同样充分。
顺江而下,从秣陵一日之内便可到达扬州;而从扬州逆流到达秣陵,则需要至少两日。这就等于进攻丹阳比进攻吴郡多出来至少一天时间。而且历阳本就在自军手中,而扬州还要前去夺取。再加上船只的准备,渡口的选择,这中间的时间耽搁已经远远不止一日。而时间对于这次进攻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十分清楚。
吴郡为江东富庶之地,但丹阳郡的芜湖平原才是江东真正的粮仓。夺取秣陵之后,直接进军芜湖,如此就完全不用再担心后方补给问题。况且丹阳四面山路难行,江东军想要还击,最简单的方案便是从水路进攻。而他们必须在进攻的同时,也面临敌军历阳守军的背后夹击。这样的局面显然对于吕军更加有利。
诸葛亮说完这些,语气又加重了一些道:“况且,我们兵力、地利都不占据优势,取胜的最大倚仗乃是江东军的不和。如若我军先行夺取吴郡,虽说可以对江东孙氏的统治造成很大的损害。但很有可能造成另一种局面,就是让剩余郡县的江东孙氏紧紧团结在一起。那样的局面,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想要看到。”
“那我军进攻丹阳郡,难道就不会造成你所说的那种局面吗?”李严脸上带着些许不服。
诸葛亮微微一笑,用手指点了点地图上的丹阳郡道:“诸位请看,如果将江东比作一个人。那么吴郡、豫章便是这个人的双手,会稽、庐陵便是这个人的双脚,而丹阳却是江东的中枢。一旦占据它,便将整个江东分作东西两部。除了水路,他们想要进攻我军就必须越过丛林重山,粮草的供给,行军之困难,都会远超我军之想象。在那种情况下,我军只要能守住水路,便可基本可以确保无虞。这比进攻吴郡面对的四方夹击则要容易很多。”
诸葛亮如此作答只是说出来丹阳的重要性,却没有直接回答李严的问题。
李严脸上露出一丝不满,但还未等他继续发问,便听诸葛亮继续说道:“此时的江东除了孙氏宗亲之间对于江东之主的争斗外,还有孙翊和周瑜之间的君臣之争。或许周瑜从未有过如此想法,但是孙翊却一直对之怀有敌意,否则也不会将他从丹阳调到豫章。”
吕布笑道:“能造成江东君臣如此不和,子扬的影卫至少有一半的功劳。”
刘晔拱手道:“属下分内之事。”
诸葛亮点了点头,补充道:“这个事子扬确实功不可没。诸位大可以设想一下,假若我军偷袭丹阳郡成功,直接将江东大军从中间分割成两大部分。诸位以为,这两部的江东军又会做出如何的行动来夺回丹阳?”
众人低头沉思,没有人首先开口说话。诸葛亮停顿了一下,转向张辽道:“张将军,你为沙场宿将。如果你是孙翊,你会如何行动?”
张辽站起,走向布制地图道:“先派出精锐水军阻断长江水道,让进入丹阳郡的敌军成为一支孤军。然后从广陵郡派出精兵,不断骚扰敌军后方。这之后从吴郡出兵丹徒,威胁敌军右翼,逼迫敌军前来抵挡,以拖延他们夺取丹阳郡的时间。等到这一切宛城之后,就只是等了。”
“等什么?”吕布满怀疑惑的问道。
张辽眉头皱了皱道:“等待豫章郡的援兵到达,三边夹攻,破敌必也!”
陈宫接着说道:“除这些军略战术之外,江东军还可以派出精锐深入丹阳郡。一方面联结支持孙氏的势力在各处挑起叛乱,另一方面下令江东士卒在抵抗不了的时候退入山林,等待援军到达之后再行出击。到时候深入丹阳郡的我军就将面临四面楚歌之境,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吕布听完张辽和陈宫的叙说,心中不觉有点黯然。他们说的都极对,这的确是渡江之后面临的直接问题。如若不加解决,那真的是渡河大军的末日。他眼含期待的望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