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翊本来联合几位有志一同的同僚,也是知交好友,准备向至安帝陈情。他们也在郭寿宁首倡的奏折上签了名的。但是周恒派人通知崔振翊,要尽力抹黑他,而不是保他。这让他们想不通。抹黑他,表态巴不得他走,至安帝还怎么会挽留他呢?万一至安帝听众百官,让周恒回晋城就蕃,朝政怎么办?
他们商议来商议去,怎么也想不通,只好一道赶到田庄,面见周恒,讨个计策。最好能让周恒交个底,到底会不会借此回晋城,把这一摊子事交给王哲?
互相见礼分宾主坐下后,崔振翊道:“我等来讨王爷一句话。”
周恒不说话,只朝崔可茵笑了笑。
崔可茵道:“大伯父放心,王爷并没有不理朝政,更不会决意回晋城。”
“那为何上疏请辞?万一皇上准了王爷所请,岂不是……”同来的大臣道。
要是弄巧成拙,弄假成真,到时如何收场?
其他几人都点头。
崔可茵道:“大佳朝江山,如何能落在一个阉人手中?王爷此举,不过为了避嫌。”
也为了试探至安帝。当然,臣子揣测君王,这个不方便说,免得传出去,落人口实。
崔振翊见崔可茵言之凿凿,再看周恒并没有反对,站起来向周恒行礼,道:“请王爷以江山为重。”
这就是敲定墙角了。
周恒起身还礼,道:“大伯父言重了。周家的江山,自当由姓周的人掌管,如今皇兄执掌朝政,我等从旁协助。是应有之义。”
至于王哲,不过是周家一个奴才,从来没有奴才翻身做主人的道理。
几人顿时明白周恒的意思,紧绷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端着的肩膀也塌了,道:“如此,我等就放心了。这就回去啦。”
明天还要上朝。这一来一去就是一天。他们一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周恒并不挽留,起身相送。崔可茵送到门口。让人准备些田庄所出的红薯,交给崔振翊,道:“送给祖母的,劳烦大伯父带回去。”
红薯是两个月前从地里刨出来的。当时老丰送到晋王府时,崔可茵送了一些去杏林胡同。张老夫人尝了很喜欢。
崔振翊让人放到车上,小声对崔可茵道:“若王爷动摇了,你得劝着点儿。”
回晋城,亲人就远在天边了。崔振翊确信不用提醒,崔可茵也能明白。
崔可茵低声道:“我知道。”
得了崔可茵的保证,几人都心满意足上车了。
宫里派来的内侍在田庄外的泥土路与崔振翊几人的马车擦肩而过。相互之间没有多看一眼。
周恒拆开密封的奏折,上面至安帝用朱笔批了两个字:“不准。”
崔可茵在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露出了笑容。至安帝到底还不算糊涂到家,知道谁有能力,谁会坏事。
周恒送走内侍,坐到桌前写了第二封言辞恳切的请辞奏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