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再旁人眼里还是一种笑话,因为天涯若比邻尚未实现,书信还是最主要的沟通途径。但两位少女都有自己的精彩人生,而且各自拥有着在那个时代算得上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
她们的相识究竟有什么起因其实暂且不得而知,因为赵晓霞的邮箱应该是在学业中途更换过一次,再称呼柏木就是一副极其亲昵的口吻。
作为一名预备的艺术家,一个在呵护中长大,即使被送去国外念书也是在象牙塔中生活的庄柏,几乎纯净如一张白纸,她保有着最赤诚的艺术的追求,常和自己熟知的网上友人闲聊着自己在国外生活的见闻,抱怨也仅仅是因为音乐方面的领悟不得要领。
而从某种程度上颇为幸运的是,她拥有一个善于倾听的挚友,来自于自己的家乡。其实她们的谈话间也隐约有透露,她们起初认识的时候并不知道对方和自己来自于一个国度,分别用的是外文语言交流了一段时间。这段事迹常被她们引为笑谈,互相的嬉笑间常常把责任归到对方的身上。
那应该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少女们的信件来往总不停歇。那并不是平板电脑甚至以后的电子设备普及的时候,使用邮箱邮件应该也需要到特殊的场馆借用,因为机器贵重,借用的步骤也应当很是繁琐、
两人对此接受良好,只为了和对方能够不间断的互相问候近况,排解彼此心中的忧愁。
但美好总不长久,人心也会变。
因为一旦牵扯到真正的交集,契合实际的的利益,这个世界上最多的还是矛盾与冲突。最长久的不是过去,而是毫无周旋余地的未来。
只看邮件,其实只有语焉不详。在毕业以后,因为各种忙碌,两人的联系频率就减少了很多。但在间隔几天的频率的基础上,她们还是会互相分享生活琐事,偶尔询问近况。
当谈及未来,庄柏还曾带着一点希翼询问好友以后所在的城市,得到了答案以后便当机立断,选择了一个相对近一些的地方。
但只有一个问题。有关自己真实的身份,她们从来没有互相透露过。虽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但庄柏和赵晓霞终究是由虚无缥缈的网络接连的关系,她们彼此倾诉,也从未想到过要通过互通姓名来了解彼此。
直到一天。
庄柏突然带着疑惑和愤怒找到赵晓霞进行质问,询问她是不是一直在使用着自己分析给她评价的作曲作品。然而等待她的,是联络的中断和消息的石沉大海。
年少的赵晓霞并不能一手遮天。她只不过是放弃了一个朋友,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首先犯了错,然后因为无法负责而慌张的切断了一切的联系,任由庄柏进行找不到对象的质问。
但对于庄柏而言,这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重击。她钟爱纯洁的艺术,钟爱以一切美好的情绪谱曲,而在失去了这样的友谊,并且颠覆了所有认知以后,她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这,甚至也许只是一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