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发生的事,袁氏和杨为柏很有默契的都选择瞒着杨李氏,到家谁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情,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八月二十五。镇上的学堂正式开课,杨春明背着简易书箱,拿着袁氏一早为他准备的衣衫,包袱款款的走了。
八月三十,顾氏一家人从铺子回来,顺便带来了这段日子的收益,刨除本钱,大约每房分了15两。
晚上回房的时候袁氏简单收拾了一下,之前杨李氏的打算是一家十天,可八月份大房差不多也有半个月了,杨李氏一合计,直接让袁氏他们住半个月,剩下的半个月杨李氏去,等到十月份的时候,在按重新分。
袁氏听后也没反对,直接点头同意,如今杨春明已经去书堂了,家里就虎子春秋两个小孩,一起带走也好,另外,稻田里种的晚稻还需要一个月成熟,家里现在的农活不多,去铺子里多待几天也无所谓。
金乌落下,月兔高悬。清冷的月光洒落在院里那棵梨树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
袁氏屋里还亮着灯,油灯微弱的灯光将袁氏的身影照的若隐若现,春秋虎子不在屋里,吃过晚饭的两人就跑去大房找春花他们玩去了。偌大的房间只有袁氏和杨为柏二人,一人坐在地下一人坐在炕边,两人都忙着手头的事,一时之间显得有些寂静。
“芳儿,我那件青衫褂子带了吗?”杨为柏说话,直接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他此时正借着不远处的油灯正坐在地下磨着手里的小木板,这是春秋要的,木板不大,约有杨为柏手掌大小,四四方方的样子,而且薄厚适中,一只手就能拿住,杨为柏做完后认真的看了下,发现没什么毛病接着做第二个。
袁氏正在收拾孩子们的东西,听到杨为柏的话手下一顿,接着若有所思的看着杨为柏“就是你那个补丁的褂子?没带,都坏了还穿什么,再说这天气越来越冷了,褂子穿不了,我给你带了几件长衫长裤”袁氏说到最后直皱头,就那浑身差不多都是补丁的衣服,早就被她扔了。
“我感觉还能穿嘞”杨为柏小声的嘟囔。
“能穿啥?”袁氏直接回了一句“就那个褂子,我给扔了”袁氏怼了回去。
“…哦”杨为柏吓得缩缩脖子,接着做起了木板…
袁氏将手中的活都忙完,抬眼看了一下外边,估摸了一下时辰,感觉差不多了,才对一旁的杨为柏说道,“你去大哥那里把秋儿虎子喊回来吧,都这么晚了,明天咱家还要早起呢,别让他们太贪玩了”
“诶,行,正好秋儿要的木板做好嘞”杨为柏放下手中的活计,拍拍手站了起来。
“这个…秋儿说的真能行?”袁氏皱着眉看着杨为柏脚底下的小木板,对于之前闺女说的话有些不放心,这木板真的好用吗?
杨为柏看着袁氏一脸不信,笑着安慰道“这有啥的,不行就不用呗,不然铺子人多,也不好记啊,试试呗,也不费事”杨为柏倒是没有袁氏那么不相信,在他看来,闺女想出来的法子还正经不错嘞。
“那行吧,你一会儿把这些都放到外边去,赶紧把他们喊回来吧”袁氏直接挥了挥手,让杨为柏赶紧去,随后下地将炕上的包裹都放到柜子里,准备明天一早都带走。
杨为柏抱着木板出了门,窗户两旁都有台阶,杨为柏直接将木板放在一旁的台阶上,才跑到西屋里喊人…
春秋两人回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尽兴,这好不容易才见一面,还没玩的兴起呢,结果明天就要走嘞,袁氏可没有管春秋两人的心思,直接简单粗暴的把两人的衣服脱了下来放在一边,又将两人扔进了被窝,招呼地下的杨为柏上炕,然后熄灯睡觉…
第二天一早,杨为柏从牛棚里将家里的黄牛牵了出来,又在院子里套好牛车,车上装着今天要卖的凉皮和酱汁,才载着袁氏母子三人离开。
今天是月初,去镇上赶集的人也不少,杨为柏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同村的人,连忙打着招呼。
“哎呦,老二这是去铺子了?”
“是嘞,王叔一家上集啊”
“嗯…把东西卖卖…”
“李婶子也上集?”
“是嘞,买些布料回去有用…”
“……”
杨为柏牛车赶的慢,等到铺子的时候,门口都已经有人等着了。
袁氏急忙下车赔罪,打开铺子门直接将门外的人迎了进去,“哎呦,诸位不好意思嘞,昨天回家,今天来的晚了,各位多包涵啊”袁氏一边陪着笑,一边让杨为柏往后搬东西。
“老板娘,咋还换人了?”一个中年大汉笑着说道。
袁氏回头解释“之前是我大嫂他们,这不是家里农活忙嘛,离不开人,所以这半个月我们过来,各位多担待嘞”
“放心吧,没事,老板娘,都饿嘞,快上凉皮啊”汉子豪爽的坐在凳子上,拍着桌子说道。
“诶,马上”袁氏说完,吩咐春秋过来招呼,自己则跑去了厨房准备做凉皮。
春秋拿着之前准备的小木板噔噔噔的跑了过来,露出整齐的八颗牙齿“几位客官,都要什么啊?”
“大碗凉皮”“大碗凉面”“大碗…”
春秋一边听着,一边拿着手中的炭笔在木板上比比划划,等到几人都点完了,这才拎着木板往厨房跑。
没错,之前让她爹做的木板就是春秋要的记事本,然后炭笔是之前从灶台那里烧出来的,用来记下客人的点的吃食。
因为之前的事,所以春秋想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将家里的几种吃食分别标上了一二三四等记号,然后记录下客人点的序号,拿到厨房让袁氏照着做。
当然,现在人少,春秋也没用空在桌子边放上大写的序号。等到人多的时候,只要记住各种序号,就不会出错了。
这是春秋前世吃饭看到的,只不过古代可没有这个办法,所以直接被春秋借用了。(古代酒楼基本都是靠人背菜单的)另外炭笔也好携带,写在木板上用抹布一擦,就干净了,也可以重复利用。
一上午,春秋和虎子一边忙着记菜,一边趁着空隙在桌子上挂上大写的序号,等到中午人流量的最大的时候,也没不像之前那么手忙脚乱,连带着杨为柏一起,父子三人每人手中一根炭笔,一个小木板,记录完一桌紧接着记录下一桌,忙的不可开交。
等到中午过去,人渐渐少了起来,袁氏也能抽空从厨房出来歇歇。
春秋看到她娘出来,乐的直接跑到袁氏身边,手里还拿着之前的小木板,一脸邀功的模样“娘,你看看,这办法是不是不错嘞,今天都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