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在我们这,那可不是虚名,佩服得紧。”
“谢谢夸奖,还需要努力。”
“各组准备!”王明志开始发布命令。
“开机!”
顿时,“嗡”得一声,设备开始运转。
“监测频率……”
“频率监测完毕。”
“对接频率。”
“对接频率完毕。”
“呼呼……”风声开始呼啸。
监控画面里:
本是蓝天、白云、清风、绿树、青草……很快有了变化。
7根高大的灰色柱状体,开始迎风交替摇摆。
随着时间推移,摇摆幅度由大极小,频率由慢及快。
风不再是温柔轻拂,而是肆意躁动;
风声也不再是轻言细语,而是疯狂咆哮。
它裹挟着尘土、树叶、泥沙肆虐着这处高地。
这处高地,彻底成为了飞沙走石、黄沙漫天的世界。
“共振!”
王明志下达最后一条命令。
话音一落,好家伙。
高地上,本是黄沙漫天。
顷刻间,形成了7道接天连地的顺时针、逆时针相接替的旋涡风暴。
那7根灰色柱状物也不再摆动,而是震颤。
什么叫震颤?
自己去想。
眼前的画面,完全颠覆了江志诚和将军的预想。
“这是人为制造的风暴?!”
“厉害!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
震颤之下,发电机组疯狂运转,短短五分钟,单个发电机组发电量就突破了上万度电。
半个小时后,单个发电机组已经发电6万度。
1个小时后,单个发电机组发电量已经突破10万度电。
7个发电机组,发电总量达到80万度电。
效率惊人,恐怖如斯。
常乐看着不断跳动跃迁的发电量,惊讶沉默:“……”
问题来了。
按照理论,100兆瓦发电机组,1个小时最多发电10万度电。
7个100兆瓦的发电机组,一个小时最多发电70万度电。
难道还能突破额定功率?
当然可以。
传统风力发电机组都有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是该发电机组最理想的功率。
设定额定功率,目的有两个。
一是保护发电机组不会过度负荷。
输出功率一旦超过额定功率,会发生过度负荷,导致发电机过热、烧毁,严重的会造成安全事故。
二是保护电网稳定运行。
风力发电并入电网,输入功率也将受到电网限制。
当发电机输出功率超过电网承受能力时,可能会导致电网异常,甚至会产生崩溃。
而,这种问题,在跨时代材料面前都不是问题。
蛛丝蛋白质材料,保证了发电机组能在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下运行,无惧共振形成的小型自然风暴。
超导材料打造的发电机组,保证了不会因输出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的过热和烧毁。
电阻都没有,过什么热?
实验结束。
控制室内,瞬间响起热烈掌声。
江志诚在计算这套设备1年内能发多少度电。
需要多少套设备就能满足全国所需。
1套设备,1个小时发电80万度;
1天,就是1920万度电;
1年,就是70亿度电。
2020年全国用电总量7.51万亿度电。
也就是说,1073套设备就能基本满足全国用电需求。
考虑各种特殊情形,最多2000套。
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