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学家继续说:“哎,朝阳,这几年你们研究院的成果一个接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如果你的老师还在,会很欣慰。”
“额,应该会吧,希望会……”刘朝阳神色黯淡了一些。
另一边。
“朱教授,我们加个联系方式吧,今后多联系,刚好我有一个项目想向你请教。”
“好啊,我正好也有问题向你请教。”
“请教不敢当,互相交流。”
“呵呵,那就互相交流。”
“舒院士……”
“闻院士……”
“林院士……”
“张博士……”
“陈博士……”
很快,双方就自发形成了学术交流的氛围。
各种科研领域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接二连三蹦了出来,让另一波人——官员们一头雾水。
这嘴该怎么插?
这近乎该怎么套?
有心无力啊。
近些年,国内的产业环境已经发生变革、产业结构迈上了新台阶。
国内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有层次,越来越趋近于科学技术与高端产业的紧密相连。
已经有多个地方,通过科技引领高端产业变革,实现了地方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
示范带动作用下,让不少行业、不少区域的官员们眼热耳热,心思活络,想效仿之。
而眼前这些科研大佬们,其徒子徒孙们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有着极强的产业技术话语权。
有时这些大佬的一句话,很可能就会带来一个行业。
插不进嘴怎么办?
只能相互之间自娱自乐。
交流一下工作经验也是可以的。
而这其中,徐彦成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心。
“老徐,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感觉?”
“哈哈,还行。”
“得了吧,你就偷着乐吧,辖区内有一个产业制造机器,还愁发展吗?”
“哎,你们想当然了不是?产业需要平衡,总不能全往我们江南一个地方挤吧。”
“哈哈,老徐,就等你这句话。过段时间,我带个队过来调研?”
“调研可以,其他再议……”
“……”
不一会。
领导、常乐走出小会议室。
顷刻间,四周氛围安静下来。
“咦?怎么不聊了?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今天这个机会很难得,大家多交流、交流啊,不要在乎那行形式。”
领导笑着让大家继续聊。
于是,氛围又开始热络起来。
“齐光,情况怎么样?”
“把老科学家们惊呆了,比我们当时的表情还要夸张。”
“哈哈,行业内的人才更知道来之不易、难能可贵啊。”领导会心一笑,彻底放下心来。
“要不,齐光,我们调整一下行程安排,午餐就在研究院吃,怎么样?”
“我看行,让科学家们多聊一聊,碰撞一下思想火花。”
常乐一听,立即说道:“我马上去安排。”
“行,平时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搞的太夸张。”
“放心,我们一向很节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