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继续。
余成东继续介绍:“它还搭载我们和菊厂联合开发的智驾系统……”
“依靠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和超声波,实现L3级的辅助驾驶,让行车保持高效无忧。”
说到这里,余成东停了一会,对着白色乐驭说:“你好,乐达。”
“在。”话音一落,几乎同时,乐驭回应。
“打开10%幅度的车窗,50%幅度的天窗,后备箱开到一半。”余成东发布复杂指令。
乐驭立即用行动回应余成东的复杂指令。
车窗开启了一条缝,天窗开了一半,后备箱开到一半。
顿时,现场观众惊讶。
车的智能程度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吗?
何总两眼放光。
他从乐驭身上看到了汽车的未来方向:把家搬进车内?
像控制家电一样控制汽车?
余成东解释道:“乐驭的车机系统,不仅是开窗和开后备箱这么简单……”
“他能理解人的自然语言,自动调节车内所有的电动设备……”
“包括空调、座椅,自动调取电影、电视剧,你还能唱歌、玩游戏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小道。”
余成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你好,乐达。”
“在。”
“启动车辆,开启自动驾驶模式,围着我转一圈,然后回到原来位置。”
只见,乐驭示廓灯一闪,车辆启动。
紧接着,乐驭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开始移动。
如余成东指令那样,围着他开始转圈。
期间,余成东故意移动身位,增加乐驭的驾驶转圈难度。
而乐驭也随着余成东的位置变化,不断调整方向,始终保持与余成东适度距离,且转圈……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艰涩,如丝袜般顺滑、顺畅。
现场观众开始惊叹。
乐驭的智能程度,已经超出想象。
它已经像一个真正的人类一样在思考?在调整?
看似简单的转圈过程,却涉及到很多技术。
包括自然语言分析、眼动追踪、动作捕捉与泛介质触控等复杂的交互体验技术……
在识别精确度、控制准确度与占用使用者注意力等方面,透露的信息量极大。
现场的车迷们,从未见过如此智能的汽车。
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视频,分享给朋友。
而友商高管们,则神情严肃。
对乐驭的智能驾驶,涉及到的诸多难点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最后得出的结论:自己做不到。
更有高管们现场就开始打电话。
自动驾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自2009年起,谷歌开启自动驾驶项目以来,一路跌跌撞撞走了八年。
八年时间。
大批风险资本入局。
加上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更新。
让自动驾驶这一概念甚嚣尘上。
各大主机厂,纷纷宣布自动驾驶计划,唯恐落后。
bmw与英特尔合作,开发自动驾驶;
通用收购自动驾驶初创企业cruise;
奔驰与博世开发SAEL4级自动驾驶技术;
waymo、Uber、特斯拉更是将自动驾驶实际应用。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技术开发和测试验证不断深入……
以及waymo、Uber、特斯拉三家公司先后卷入严重的交通事故。
自动驾驶这一概念,开始慢慢降温。
各大主机厂,理性也开始回归。
纷纷延长时间规划,不断推迟自动驾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