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已经入夜,孔融坐在堂上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刘宇让人点亮灯,劝慰道:“大人,世道艰难正当奋取直进,亚圣说过‘虽千万人吾往矣’,天下不宁,正需大人这样的清正之士力挽狂澜。”
孔融精神一振,重复了一句“虽千万人吾往矣”,颓废之意尽扫,笑道:“刘宇,你说得不错。国家有难,吾辈该当勇往直前,何作妇人之叹。”
灯下,孔融拿起白日所写的《善后三策》,将三字改成四字,在后面添上“督察之策”。
隔天,袁府派人送来了两万石粮和袁淳的一封书信,信中表达了袁府的歉意,对袁瑜的作为进行了痛斥,称将他押在祠堂幽禁三年。
经过一夜苦思,孔融已经不再纠结,抖着袁淳的信对刘宇笑道:“一个袁瑜换来两万石粮,袁家为了面子倒是出手大方得很。”
…………
七天后,身在西华城的王允收到孔融寄来的信。此时西华城已破,彭脱战死,豫州黄巾已经平定,皇甫嵩等人留下一万官兵看押十八万降兵,各率本部人马前往荆州、衮州、冀州继续追击残余的黄巾军。
看过孔融所写的《善后四策》,王允赞道:“文举在汝阳做得有声有色,这《善后四策》切中要害,可为推行天下,作为战后抚民之典范,我要向朝庭奏报文举的功劳。”
一旁的尚爽有些吃味,强笑道:“大人在前线杀敌制胜,平定黄巾之乱,才真正是不世之功。”
王允微微一笑,尚爽的心思他清楚,手下争功身为上位者要从中调和,善加利用,这样才能使下属尽心尽力。将孔融的书信放在一旁,王允道:“孟容(尚爽字孟容),从贼渠帅府中查抄的文书可整理清楚了,这些往来文牍或涉机密事,不可大意。”
尚爽躬身道:“大人,已经让文吏去归类了,我叮嘱过他们不能外传。”
王允点点头,道:“战事已定,差不多该回汝阳了,文举在信中说向陈王借粮三十万石,有了这些粮这些降兵的安置就不成问题了,文举此举解了我的大忧啊。”
离开大堂,尚爽闷闷不乐地朝记室行去,缴获的黄巾贼军的文书就在此整理。原以为争到随王大人来西华城的机会能压孔融一头,不料事与愿违。尚爽是徐州名士,先祖做过尚书郎,后人以官职为姓,尚氏在广陵郡也算是名门大族,但与圣人后裔孔氏相比自然有所不及,同被王允相召,尚爽感觉被无论从家世、声名还是人望都被孔融压过一头,孔融写的《善后四策》深得王允嘉许,事后论功怕是在自己之上。
刚进记室,一个姓韩的佐吏便迎上前,轻声道:“尚大人,我正要找您,有份文牍要您亲自过目。”
这是封帛书,信中内容谈到大将军何进率左右羽林将士屯于,驻守京都关口,设都尉驻扎等事,是封与黄巾贼军的私通信。尚爽快速扫看到结尾上,有写信人的名字:黄进。
尚爽一惊,随即狂喜,他知道这个黄进是谁,黄进是中常侍张让的门客,中常侍张让居然与黄巾军有勾连。叮嘱韩钧不要声张,尚爽携了这封信匆匆来见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