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千里走单骑
安宁心急如焚,连夜征辟了几节运货的火车车厢,一路向西疾驰。按照这个进度,自己明天早上就能赶到徐州,然后从徐州坐快船去开封,六百里地,五日可达也。
至于到了汴京又该怎么办?安宁一点头绪都没有。最好的法子就是咱们兄弟二人能摸进蒙兀大营刺杀了杜充,让这个祸害不要瞎出主意。
却难保其他人不会想到这样毒辣的手段,所以这事依然没有成算。泗水郡守蒋仝手底下最能打的人,是林一飞和李宝所部,但他们也都赶去新泰围剿挞懒了。
剩下的徐州民兵,说不得就要盛装西进佯攻。“大军”能不能赶到汴京不重要,重要的是海州出兵的消息,一定要先一步传到蒙兀人那里,让他们不敢打汴京的主意。
此外,应天府的赵构那里也该动一动了。也许赵桓不念赵构这个弟弟的情,甚至赵构究竟是个什么心思,安宁也不敢瞎猜。
总之兄弟二人都是在不怀好意的样子,但是毕竟没有撕破脸面。何况,赵构或者乐于看到敌军围城,然后他才能漫天要价,甚至掀翻他的皇帝哥哥也是个好主意。
赵构显然也和自己犯了同样的错误,汴京急切攻不下来的。或者说,只要汴京自己不出幺蛾子,这天下压根就没有能够迅速攻陷汴京的军事存在。
安宁却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大宋的汴京,其实是很容易攻陷的。因为赵桓的作死,一个连着一个,甚至连他这个大宋皇帝,都要自投罗网走进金兵大营里。
哪怕如今时空改变了,那也只是改变了汴京以外的其他地方。而汴京城,却一直都在往更坏的方面改变。帝都嘛,历来都是习惯守护者的大本营。
蒙兀人、西夏人取代了女真人攻城,更加人多势众。而且他们更加残暴、野蛮!最可怕的是,与上个历史时空里的冬季攻城不同,这次是初夏,黄河汛期到了。
安宁每想到这些,就要懊丧不已。自己这几年真的是利令智昏了。稍稍取得一点成绩,就以为自己真就改变了这历史的走向。
事实上,历史的惯性确实被他改变了。原来历史上发生的某些危机,似乎也被他化解了?安宁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他只是改写了一些历史的去向,但是对于历史的来向,却并未真正得到化解。所以这些历史,也只是被他推迟、堆叠了一下,然后再一次、一股脑地砸了下来!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该来的,也总要来的”。这些耳熟能详的古人言,却总是被他当做了耳边风?
安宁想起了七星洞里,林灵素师叔的殷切期盼和嘱托。
林师叔早已预判到今日之事了,甚至为此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帮助禁军装备火器竹连枪,比如一根筋地去灭佛,比如捉弄赵桓这个昔日太子。
他做的很多事情,在世人看来,都是荒诞不经。但是林师叔还是一丝不苟地认真去做了,哪怕被别人嫌弃,以为他的手伸得实在太长了。
林师叔为的,却是想在京真有遭罪的那么一天时,这汴京的禁军们,还能多抵抗一会异族的入侵。让汴京城的百姓们,能多一条活路!多一日逃亡的功夫。
林灵素是个很纯粹的人,自觉拿了大宋的俸禄,就要给大宋办事情。为甚至此不惜挤兑安宁,让他也能为这汴京的百姓们,多谋一条活路。
安宁也的确改变过主意,绕道来了汴京,还遇到柔福帝姬,此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林师叔似乎真在冥冥中的某处发现了一丝光明,于是就把家国情怀一股脑地寄托在他身上。
第一次来到汴京,安宁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每日见惯了各种市井、官场、內宫的尔虞吾诈、勾心斗角。
皇帝、官员、胥吏、百姓,他见过不少人,居然就没见过几个真正的好人!安宁的心中曾经非常失望,以为这汴京城,并无林师叔说的那种无辜的人。
直到自己失望离开时,徐师叔再次求到自己头上。徐师叔说这汴京百姓,就是这天下人的缩影。百姓嘛,身上衣裳口中食,都要靠他们自己谋生的。
那些算计,也不过百姓谋生的手段而已。他们也会痛恨贪官污吏、奸邪小人的。他们又何尝不想清白渡日?可这世道,给了他们清白渡日的机会吗?
说到底,还是这世道出了问题。皇帝自然不是无辜的,但是安宁研究过赵佶的几次殿试题目。安宁知道,在皇帝赵佶的心中,也是想要这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当然,赵佶在用人方面肯定有问题。比如宦官李彦的西城所,括田令,就是急于求成。生生把赵佶的善意变成了恶政,甚至逼反了河北的晁盖、宋江。
此外,就是朝廷上的文蛞武戏了。赵佶毕竟没有受过正规的帝王教育,所以他在识人用人上,就很成问题。但是蔡京这样的奸邪之人,其实在执政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县学、州学、太学三级教育体系的建立,汴京廉租房、慈善药房、养老院的兴办,哪样不是善政?蔡京一度还要努力反对北伐,这些见识又哪里不对呢?
说到底,蔡京的不堪,也不过是蔡京的私德有问题罢了。
但是私德这东西,真的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