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饶氏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家长孙不争气,在江氏婆媳四人来相看的关键时刻,他这儿出了岔子,他竟然这么的迫不及待,还没等江氏婆媳四人离开便与村中的俏寡妇拉扯不清,还被人撞见闹得人皆尽知。
近日魏老爷子带着儿子们一直上近山打柴,至从隔壁村做工回家后,魏家几个男人跟着魏紫上山了一段时间,后来便一直都没再出去做工,相对往年来说,今年农闲时出去做工的时间少了许多,但收入一点没少,甚至比往年还增收了不少。
傍晚时分,魏家三兄弟挑着木柴进了院子,魏老爷子空着手跟在最后面。
待他们收拾妥当坐下来歇息,江氏把今日去饶氏那儿遇到的情况和魏老爷子叙述了一遍,她相信老头子不会为了所谓兄妹情谊,去顾及饶氏的面子,下次饶氏再来老头子便没那么好说话了。
饶氏因灾荒再想让魏老爷子伸手帮一把,魏老爷子心里自会掂量掂量。
魏老爷子见老伴最后还不忘埋怨他一通,叹息一声对家里人道:“你们就当这事从来没发生过吧,以后菊花再来家,你们只要做到面子情就好。”
菊花是饶氏的闺名。
大家听了都点点头应了下来,老魏家除了老爷子两口子,其他人对这所谓的堂姑、堂姑婆本身就没多少好感。
多年不来往,如今一来往便想算计自家,谁能对她有好感?
撇开这件事不说,一大家子用了晚饭便各自歇息。
次日是个大晴天,魏老爷子决定后日开始秋收,一大清早便拉出三个儿子把院子拾掇一番,为秋收时晾晒粮食做准备。
老魏家一共十几亩水田,旱地因今年干旱,偏远的旱地夏收后便没再种农作物,只有临近水源的一些旱地种了一些地瓜和高粱。
最先收割的当然是最要紧十几亩的水稻,这个是重中之重,它可关系着今年他们家的税收和全家一年的口粮。
由于上新村临近南方,水稻是一年种两季,基本上村里田地多的人家,一季粮食供全家一年的口粮,水稻收割回家村民们无论如何是舍不得吃大米,村民们都是把大米换成更多的粗粮供一家人一年吃喝。
一季粮食出售,换成银钱存起来供一家人日常开销。
至于村里田地少的人家,一年种两季能在交完税后,供一家人一年不饿肚子便算不错了。
村里的贫富差距因此也越拉越大,这是村长颇为头疼的一点。
很快便到了魏老爷子决定开镰的日子,这日清晨,老魏家一大家子起了个大早,早早的用完早饭,除了最小的四壮和二丫,奶奶江氏在家看孩子做家务外,其余的人都得跟着下地。
这是魏紫多年后第一次参加秋收,望着田野一片金黄,鼻翼萦绕的全是稻谷的清香,不自觉的连迈向水田的脚步都轻快不少。
“大丫,你们家今日也开镰?”何花大老远的就瞧见魏紫跟在家人后面蹦蹦跳跳的走在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