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躺在床上的陈珠奶奶说了:“这个毛衣织的可真好,比我过年的时候带陈珠去镇上买的还好嘞。刘益他娘啊,织这个毛衣,得不少功夫吧……”
“也没有,我没事儿就喜欢织这个,曦光大部分的毛衣都是我织的呢。”罗小娟回。
“你这双巧手啊,是得工作的,或者是留着给刘书记织的,怎么能给陈珠织呢,她还小,穿啥不是穿,哪儿能穿的着这么好的。”
“哎呦,您可不能这么说,小姑娘的爱美,不分年龄大的年龄小的,我平日里也不忙,闲下来就织,给刘益也织了一个呢。”
罗小娟和陈珠奶奶说话间,陈珠就已经穿好毛衣了。黄嫩嫩的毛衣上,绣着一只可爱的小熊,陈珠低着头小心翼翼的抚摸毛衣,看小姑娘的眼神就知道她得有多喜欢了。
“奶奶,您看!”陈珠欣喜的挺直了小身板,扬起脸蛋对奶奶说。
孩子开心,那么宠她的奶奶自然也开心。陈珠奶奶一个劲儿的笑,不停地点头说:“好,好……真好看!”
随后她又对陈珠说:“这是你大娘给你织的,可得好好谢谢!”
陈珠转过身来面向罗小娟,一个劲儿的道谢。在罗小娟看来,送一件毛衣确实是应该说谢谢,但是像是陈珠这小姑娘这么激动这么热情的,还是头回体验。
这让她感觉不知所措,怪不好意思的。
后来陈珠也没穿那件毛衣,而是脱下来板板正正的叠起来放进柜子里。毛衣既然送出去了,陈珠什么时候想穿那都是她的自由,罗小娟也没再多说。
晚上巷子里太黑,又没有灯,罗小娟打算回家时,陈珠奶奶执意让陈珠打着手电将她给送回去。罗小娟不想这么麻烦,争来争去,双方就各退一步,她让陈珠打着手电将她送出这条巷子就行,出来巷子,外面也就没那么黑了。
脚一深一浅的踩在并不平整的土地上,陈珠怕她拌倒,始终将手电筒的光对准她脚下的一块位置上。
罗小娟刚想提醒陈珠不用这样,也要注意脚下呢,陈珠反而早一点开口了。
“大娘,谢谢您给我织毛衣。”
原来是再次感谢。
“谢什么,你天天往我们家送野菜什么的,这就是礼尚往来。”
陈珠挠挠头:“俺没收到过这样礼尚往来的东西,怪贵重的。”
罗小娟有些好奇了,问:“谁没给你织过毛衣吗?”
陈珠摇摇头。
“那你身上这件毛衣哪儿来的?”
“我表姐的,她不穿了就给我了。”
在开村,小姑娘穿别人剩旁人剩下的衣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谁家的孩子衣服看起来还挺好,但是因为孩子长大了而不能继续穿了,就会把衣服收拾收拾送出去,谁能穿上就送给谁。
就这么好的衣服,送给谁都都是给人家的一个人情。
陈珠又说:“我在家里年龄最小,所以衣服就只有我姐我哥他们穿小了的,没怎么穿过新衣服,就去年奶奶带我去县城了买了一件。”
罗小娟明白了,难怪陈珠看到毛衣的时候那么激动,这可以说是她第一次收到别人送的衣服。
低头看到自己身侧这个乖乖的小姑娘,罗小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说:“等陈珠以后长大了,考出来学找了好工作,就能经常买新衣服了。”
陈珠看着地面,小脚快速提前一步踢开挡在罗小娟面前的石头。
随后,罗小娟听见这个单纯的小姑娘说:“买再多新衣服,也没大娘你送的好。”
罗小娟乐了:“瞧你嘴甜的,大娘织的可没那么好看。”
“不只是好看不好看,反正我觉得就是最好的,旁的地方买不到的好衣服。”
小小姑娘的,哪儿懂什么话煽情什么话不煽情啊。他们说的,也都是实打实的心里话。送毛衣那会儿是罗小娟感动陈珠,收毛衣这会儿就成了陈珠感动罗小娟了。
这一条长长的胡同漆黑曲折,脚下难免磕磕绊绊的,但是陈珠在身旁,她将手电筒端的平稳,这条路就亮了起来。
从这条巷子走出来后还不是很晚,这会儿主要的街道上还有不少聚在一起聊天的村民。陈珠暂时关上手电和罗小娟说几句话摆摆手,不远处本在聊天的几位村民都往这里看过来,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说什么,但肯定是在说陈珠和罗小娟的事儿。
无聊闲扯的时候,对方说了什么,看眼神就知道都是些什么内容。
罗小娟不关心,就只看着陈珠走进漆黑的巷子里了,小姑娘走远了她才转身回家。
扎堆聊天的那几位女人还在说些什么,看见她走的近了才不怎么说话,等到罗小娟从她们几个身旁拐过去后,就开始继续讨论了。
她们几个中,一人是出了名的“开村大喇叭”,也就是说,她不仅嗓门大,还特别能传,只要是给她说个事儿,没多久全村就都知道了。
即便此时罗小娟距离聊天的那几位已经有一段距离了,但是“开村大喇叭”说话她可是能听的清楚的。
她听见那人说:“可不就是吗!陈珠奶奶心眼儿可真多,看着老老实实的老太太,倒怪会攀关系,别看人家一个劲儿的和新书记的老婆来往,肯定现在就开始给人家提地了,到时候一分地,可是赚了呦……”
听到这里,罗小娟有点儿迈不动了,脚底下像是牢牢的黏上了一块大石头,抬脚都变得有些困难了。
旁人回答着说了什么,罗小娟听不清楚,她只能听见那一人说的话。
所以罗小娟听见身后又传来的声音:
“让我也学学陈珠奶奶那样?拉倒嘞,我可做不到!这新书记一家子上来就干这让老百姓心里愤怒的事儿,咱们大家伙的谁想她他们家攀上关系,陈珠一家平日里不和咱们往来,能和罗小娟走的近,那证明就是和新书记他们家子的人了,我才不跟陈珠奶奶那样,来个外人就跑外人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