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1.食品一成“精”,肯定不是好东西!
比如,糖精是煤焦油提取出来的,现在大家都不吃糖精了;瘦肉精吃了会引起心律失常。健康的饮食,多来自天然食材,还要注意烹调方法。
2.补身体,只喝汤是没有用的!
炖得再久的汤,也仅仅是非常稀薄的脂肪和水溶性氨基酸溶液,主要的营养成分还是留在肉里。骨头汤也并不能补钙,就算用高压锅炖几个小时,汤里的钙质也只会比自来水略高点,且脂肪含量高。
3.香蕉通便,效果还比不上苹果梨!
香蕉润肠?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生香蕉反而会加重便秘。熟透的香蕉也并非预防便秘的上等选择,高膳食纤维水果才是通便的“利器”,比如苹果、长把梨。
4.路边摊别吃!
很多路边摊卖饭卖快餐啥的,卫生条件是很不能保证的。其实医生群体一般都会避而远之。和洁癖无关。
5.面包牛奶,不是健康早餐!
面包牛奶主要问题是含糖量较高,血糖很快升上来,又很快降下去,易疲倦。面包往往经过精加工,很多营养流失掉,营养不丰富。
6.看到食物相克,都别相信!
什么草酸、乳酸、鞣酸或Vc,只要碰上钙就不吸收?人不是玻璃试管,不会吃点酸就变酸,吃碱就变碱了。也不要觉得这个那个不能同吃,均衡地吃饭,愉快过日子,就得了!
7.清淡饮食是指少油盐的饮食!
注意这里是少油盐,不是说每天清水煮菜叶最健康,必要的脂肪和无机盐也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素。
8.打果汁,不如打蔬菜汁!
一个苹果或梨,最多也就榨半杯果汁;喝两三杯果汁,就等于喝进去了4-6个水果的糖分!不如用打浆机把大量蔬菜和少量水果一起打碎成浆,连渣子一起喝下去。
9.主食吃得少,会减寿!
《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刊登的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太少,比吃得过多更危险!记住,每天最少半斤粮!
10.家里掌勺的,做饭记住四句口诀!
饭中有豆,再加薯(红薯、芋头、山药等膳食纤维丰富);
菜中有叶,再添果(核桃、花生碎等);
肉中有菇,配点笋;
汤中有藻(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再飘点花(菊花、桂花、槐花等)。
日常生活
1.三类人,不适合泡脚养生!
糖尿病足患者、静脉曲张与静脉血栓患者、动脉闭塞缺血患者都不适合泡脚养生。
2.擦屁股,要从前往后!
无论大便还是小便,女性都要从前往后擦。
3.掉发超过100根算脱发!
正常人每天都会脱落约50~100根头发。但如果每天掉发超过100根,并连续3个月以上,要警惕脱发。
4.医学上,根本没有“宿便”!
我们的直肠平时是空的,并不积存大便,一般只有少量粪便会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所以没有“宿便”一说,更没有“洗肠清宿便”一说。
5.各种补品,千万不要瞎吃!
有人觉得吃补品没坏处,但对有些人来说,吃补品可能火上浇油。比如说肠癌,本即与营养过剩有一定关系,再吃补品,就是火上浇油。遗憾的是,盲目进补的人不在少数。要防病,须科学食用补品。
6.醉酒后,一定要侧卧睡!
醉酒后要用侧卧位,这样就不会发生气道堵塞。侧卧时,一定要给后背加一点枕头或者阻挡物,避免醉酒者自己翻成仰躺位。而且要隔一会儿看看,当他完全清醒就可以放心了。
7.吃感冒药后,千万别开车!
吃感冒药开车小心“药驾”,服用感冒药后24小时内最好别开车。九成的感冒药中都含有扑尔敏成分,这种药学成分易引起犯困、嗜睡,出现“药驾”。
8.不存在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说法!
一般遇到问题时,医生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大人,因为只要孩子没生出来,大人的问题一定会影响到孩子,这没什么好选择的。
9.蹲厕久了,未必是有便意!
很多人总觉得“便便没排干净”,一直蹲啊蹲,结果蹲出了痔疮。其实,蹲久了的便意可能只是直肠粘膜松弛、垂下来而已,因为蹲姿和用力拉都会增加肚子里压力,容易让粘膜脱垂。记住,蹲坑别超10分钟。
10.对于孩子,一粒花生米就等于一颗子弹!
刚毕业幼师拿了一把小花生米哄男孩儿,孩子一边抽泣,一边把花生米放到嘴里。花生米误入气道,引发窒息,送到急诊室时,孩子的心跳、呼吸已经停了。经过一系列的急救,但回天乏术。异物窒息要学会最基本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