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死亡”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死亡真相是什么?
人死亡不可惧...人这一生,会有三次死亡,
《生命的清单》中这样写:
“人的一生,会有三次死去。
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已然消逝,这是你的第一次死亡;
葬礼上的盖棺,死亡书上的证明,宣告了你的第二次死亡。
记忆的痕迹消散,亲朋好友的遗忘,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就是你真正的死亡。”
对于死亡,我们常常避而不谈,但死亡,又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因为有了死,生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生物学的死亡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生老病死,皆是人生必修课,逃不脱,赖不掉。
人有时候很强大,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但唯有两件事,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决定的:
一是来到这个世界,不得不来;二是离开这个世界,不得不走。
即使知道开头和结局,生命也照样精彩纷呈。
做好当下事,珍惜当下人,才是死亡赋予生命的意义。
一次,作家莫言在与朋友交谈的过程中,得知朋友的太太过世不久。
朋友在整理太太遗物时,找出了一条雅致、漂亮的围巾,那是两人去国外旅游时,在一家奢侈店买的。
围巾上挂着象征着它价值的高昂价格卷标,崭新如故。
朋友说,太太一直不舍得用,她想,特别的东西得留到特殊的日子。
而结果就是,到了生命终结那一刻,朋友的太太还是没能戴上这条美丽昂贵的围巾。
莫言把这个故事写进自己的文章中,告诫自己也劝诫世人:
“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死亡,是生命无解的命题。
世上很多事情可以重来,但唯有生命,注定是一趟无法回头的单程列车。
我们总说,“将来”、“下次”、“总有一天”。
可是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你永远也不会知道。
珍惜跳动着的每一天,用力拥抱身旁所爱之人。
好好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也是一生最大的福报。
社会上的死亡
人生的第二次死亡,完成于和亲友在葬礼上的告别。
生命是一场惊奇的际遇,离别当慎重,当郑重。
我们是一个个活着的,有血有肉之人,所以才会有牵挂,有羁绊,有不舍。
世间总有填不满的遗憾,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能好好告别。
史铁生时常在文中怀念自己的母亲。
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他回忆自己那时会突然砸碎眼前的玻璃,也会猛将手边的东西摔向一旁。
双腿的瘫痪让他痛不欲生,暴躁无常。
而母亲只能是悄悄躲一旁,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偷听着他的动静,承受着同样双倍的痛苦。
一次,母亲几乎是央求一般,希望能推着他去看看北海正盛的菊花。
看着憔悴母亲憔悴的脸色,史铁生不耐烦地答应了这次的出行。
母亲喜出望外,一边盘算着去北海的活动,一边悄悄向外走去。
谁知,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能回来,晕倒时还吐着大口大口的鲜血。
后来,妹妹告诉史铁生,那段时间母亲身体已经病重,只是还在强撑。
史铁生在文中这样写:“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是永远的诀别。”
世事无常,时间总是快到不能好好说再见。
年轻的时候,我们以为的告别是轰轰烈烈的聚会,是热烈无比的拥抱。
可后来才明白,许多许多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你以为的平常一面,却是最后一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