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枪管,朕想让你在这枪管内壁拉上膛线,就是那种螺旋状的,使弹丸喷出时经由膛线由直射变成旋转。”崇祯皇帝端着火铳边比划边对宋应星道。
遂发式火枪只是崇祯皇帝的第一次尝试,而依照他对历史中火器的了解,可粗略的将火枪改进过程分为如下几步。
先是遂发式滑膛火枪,而后是遂发式线膛枪,这两类皆为前装式火枪,装弹速度慢,过程也很繁琐。
再之后便是研制后装线膛火枪、定装纸壳弹、米尼弹等等。
待线膛技术成熟,火炮也可以同步升级,到了那时大明的火器威力当不可同日而语。
宋应星皱着眉头才听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只是依目前大明的工艺,能将熟铁制成规格一致的枪管已经很是困难,至于在铁制枪管内部刻上膛线,这实在是闻所未闻。
“臣回去后便开始尝试。”宋应星硬着头皮道。
“呵呵,慢慢来,毕爱卿回去也可着工部的匠人尝试,谁先研制出来朕重重有赏!”崇祯皇帝也知道技术革新需要时间,勉励道。
接下来崇祯皇帝又过问了玉泉山建造工程的进度,以及外务府衙门的具体事项,这才让几个臣属离去。
几日后,根据崇祯皇帝的旨意,六部和内阁成员为外务府举荐了三名官员,以供崇祯皇帝遴选。
崇祯皇帝对外务府格外上心,此时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视,甚至连无线电都没有,宣传工作只能靠跑,传话也只能靠吼。
外务府注定是个人员庞杂的大衙门,而崇祯皇帝对衙门长官要求也不低,吏部尚书李邦华拟定的外务府长官名称为总管大臣,崇祯皇帝觉得还不赖,便召见了三名候选官员问话。
三名官员虽然大体上知道外务府的职责,但其实心里都没底,见了礼后小心翼翼的站在边上等候问话。
“倘若朕想向百姓宣传清田政策,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清田是为了打击无良豪绅、是为了让他们有地可耕,如果让三位爱卿来写标语告知天下,这标语当如何写?”崇祯皇帝想了一下提问道。
这个时候大明各地的村镇里可没有大喇叭,想让百姓知晓他的良苦用心,不至于被豪绅蛊惑闹事,派人下去大力宣传就成了唯一的渠道。
而这些事儿自然是与既得利益者的豪绅作对,这些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掌控着所有的话语权,想突破他们,唯有新建自己的宣传部,标语就是崇祯皇帝的第一个杀手锏。
三个官员闻言左右看看,都是眉头紧皱,沉默了片刻其中一人站出来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当以‘朝廷之清田,乃为惩处贪腐,胆敢无端生事者,必重罚!’,不知陛下意下如何?”这官员边说边看崇祯皇帝脸色,他心里也没底。
崇祯皇帝看着三人的履历心里不觉摇了摇头,他知道最近他大肆惩处官员让这三位心里畏惧,所以倒也没表露在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