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些事先做好的数学教材,交到楼有的手上,和颜欢色地说道:“你且拿去观看,认为自己掌握了知识,可以尝试做一做里面的题目。”
楼有应该懂得楼令的偏爱意味着什么,或是纯粹爱学习,一脸欣喜的应了下来。
“可算是又有成绩了。”楼令之前教导拼音,有几个人掌握的速度比其余人更快,同样给予了优待。
“姊。”楼令再次回到家中,问道:“粮食和布准备好了?”
娃姒有些心疼地说道:“真的要送?”
送,送什么?
楼令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分档,发现好苗子就会在物质上进行奖励。
东西其实并不多,一斗的粟米加上几尺布,亲自送过去,再讲清楚为什么会奖励。
这并不符合当代的习俗,该是学习者对愿意传授知识的老师感恩戴德,再竭尽所能地进行回报,哪有教导知识又一再给予物资奖励这么一回事呢。
楼令有自己的目的。
得到教育的人,他们知道或不知道知识的珍贵有点不太好说。
很大概率是他们不知道,原因是所处的环境过于封闭,再来是……讲难听点叫愚昧。
所以,发生在“楼”这个村落里面的故事,完全是楼令抱着培养自家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习的人则是抱着能学就学的心思在学。
他们因为不知道当代规则的关系,说是稀里糊涂在办事,一点都不会有假。
今天发生的事情,等待若干年之后,他们的地位都获得提升,接触到的人和物增多,了解的事情也更多,获得知识传授的人才会明白自己到底有多么幸运。
一场雨季过后,老楼家的工程重新启动,楼令不再像雨季时期整个白昼教导,时常需要行走于各处工地。
到了这个阶段,楼令已经开始在布置作业,忙碌的时候就让学员在刻意铺上的一层沙子上练习或根据黑板的作业做题,自己则是前往工地进行教导和布置新的任务。
因为只要有机会砍伐竹子就有人在砍的关系,砍伐的竹子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数量,楼令先期就是想用竹子造一些房舍。
自己一家三口的房子自然会更用心一些,楼令打算起一栋两层的竹楼,发现事先准备的麻绳数量不够,开始造宅基地临时让人加急搓麻绳。
所谓的宅基地,其实就是先挖坑再埋进粗大的竹子,与地面相隔约三十厘米的位置钻孔,砌上椽子方便结绳,根据合理架构铺上竹子承重,地面再附上一层编制起来竹排。
特地留出三十厘米的隔空主要是楼令受够了一下雨,屋子里面就到处都是水。他所知道的是,云南那边的竹楼要么是这样,不然就是干脆在底层设个猪圈、鸡圈、鸭圈之类,也就是一层不住人,二层才是住人的地方。
当前的人不养猪,老楼家有专门用来养鸡和养鸭的地方,不需要在住宅的一层设置鸡圈或鸭圈。
更现实一些,楼令认为自己压根受不了鸡鸭排泄物的味道。
有养殖鸡、鸭、鹅的人会清楚一点,其它季节倒还好,夏天足够热的时候,家禽的排泄物味道该有多浓!
所以,没得选是一回事,但凡有得选为前提,没有人会愿意受那份罪。
“今年是没有办法,明年是不是该考虑多养一些鸡、鸭、鹅呢?”楼令寻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