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慕容老匹夫,看着五大三粗,却是个心细如发之人。
李剑这也是第一次听说军队开饭前需以银针测毒的。
真是老奸巨猾。
姜还是老的辣!
不服不行。
不过……
春药和泻药,这可不算毒。
即便是银针,也无法测出。
李剑心下微微松了一口气。
为保万无一失,他并未离去,而是继续留在伙房帮忙。
忙前忙后,却连一滴水都没喝。
这份勤劳吃苦看在其他人眼中,纷纷赞扬不已。
甚至,昨日那个老伙夫头头,还亲自给他端来了一碗刚从溪边打来的清凉山泉水。
李剑微笑着拒绝了,继续劳作,四处帮忙,勤勤恳恳。
当然,此刻的他,顶着的是别人身份。
不过往日里,这老小子却总是偷懒摸鱼,因此没少挨骂。
今日却一反常态,手脚麻利,给本就繁忙的厨房众人分担了不少。
都表示很看好他。
“小子,好好干,等我离开了,便提拔你做我的位置!”
伙夫头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掌管三十万大军伙食,这官儿可不小。
古代炊事兵,看似不起眼,却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保证,对维系士气军心至关重要。
俗话说“兵无粮自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填饱肚子,吃得饱吃得好,从来都是一支军队赖以维持的基础因素之一。
从军之人,有的人是为了建功立业,但大部分人觉悟没那么高,仅仅为了一天能吃三顿饱饭。
所以,从军又被形象地称为“扛枪吃粮”。
炊事兵在一支军队中如此重要,而且他们还不用上阵厮杀,不用像普通士兵一样,顶着刀山箭雨,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往上冲,很少会有性命之虞。
而且,炊事兵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来不亏嘴。
正所谓,“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官”,按理说应该属于一个人人羡慕的优势兵种,应该人人趋之若鹜才对。
但实际上,这个兵种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
大部分时候都没人愿意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情况?
原因之一,炊事兵工作繁重,非常熬人,累人。
普通士兵仅仅在作战时辛苦打拼,但和平时期,则比较轻松。
而炊事兵,无论战时,平时,每天都要承担百十人的饮食操办,一刻不得清闲。
长途行军跋涉时,炊事兵更是劳累不堪。
士兵们只需要携带自己的武器即可,但炊事兵每人则要背负“铁尖扁担一条,铜锅二口,水桶二只,椰瓢一个”。
此外还要轮流推送装载厨具和粮食的车辆。
工具车上,“每车围幔一条,拔轴绳二条,稍坡绳一条,出索绳六条,撒绳二条,迎撒绳二条,大铁钚二个,小铁钚二个,铁索二条,皮肚带一条,皮后鞓一条,麻拥子十条,麻搭子共二十条,木鞍一座,屉子一个,草铡一口,柳筐一口,水桶二只,载水大篓一个”。
粮食车上“每车应载煤炒二石五斗,米三石七斗五升,豆六石二斗五升。”
到了宿营地,士兵们辛苦一天可以歇息放松,同样辛苦的炊事兵们却更加繁忙。
他们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要赶紧外出搜罗柴草,寻找水源,并把柴草和水运回营盘中。
同时,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