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旬,辽东的气温已经开始升高了,尼堪突然焦躁起来。
按说,在东边、西边、南边三场战事都以自己获胜而告终,最终胜利的天平大概率向自己倾斜后,自己应该完全放松下来才正常。
他如此焦躁有两个原因。
其一自然是生怕皇太极得知几路大败后也心生畏惧,从而逃回沈阳坚守。
其二嘛,便是如今的尼堪终于体会到为何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入寇中原一带多半是在秋冬季节了,作为一个身在林中、长在林中的漠北之北的人来说,他算是由衷地感觉到了对热天气的恐惧。
何况,此时南风已起,虽然还不是最强劲的时候,不过在南北两种风力交错之下,大雨很有可能随时来临。
自己的装备虽然强劲,不过遇到雨天时依然要大打折扣,而对面的满清八旗受到的影响却不大。
故此,当他得知萧阿林那里战胜拜音图之后立即下达了决战的命令。
朱克图、查克丹的骑兵都出动了!
而步军大营里的陈文盛也出动了,他的六千步军全体出动,在大营东边、西边、南边分别置下两千火枪兵,加上部分炮兵,分别对着佟图赖、张大猷、李率泰。
这之后,步军大营里边只剩下尼堪自己的一千五百亲卫以及部分炮兵了。
敌人首先反应过来的却是梨树城里的孟乔芳。
似乎是认为如今皇帝亲临城下,自己先是挖掘地道失败,又坐拥五千兵马徒劳无功,孟乔芳不敢再在城里蹉跎了,一见到瀚海军全体出动了,他也出来了。
此时,正白旗的多尔衮、镶红旗的岳讬也出来了,分别对着朱克图与查克丹,尼堪大营里兵力正是单薄的时候。
不过,在前文说过,张隽的炮团在大营南面布置了二十门尼布楚青铜炮,其它三面都是十门,加上三百斤的佛朗机炮、迅雷铳,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火力网,多日进攻之后,张大猷、佟图赖、李率泰的汉军旗也是损伤严重,陈文盛的两千兵马虽还是比对面的汉军旗少一些,不过却不像一开始那样悬殊。
“轰!!!”
这是梨树城城头火炮的轰鸣声。
当时瀚海军在梨树城周围一里远的地方扎下大营,便是考虑到了此时红夷大炮的射程都在一里以内,超过一里的话杀伤力便能锐减,何况,能布置在城墙上的火炮肯定不会太重,这射程便又打一些折扣。
故此,梨树城周围三座大营离城池的距离都在六百米左右,这个距离,可牢牢控制住城池,而城墙上的火炮又很难打到。
但此时城头上的火炮依然打响了。
也是,若是将炮口向上抬一些,炮弹还是能打到的,不过那时炮弹的动能几乎在与空气的摩擦下消耗殆尽了,只剩下自身重力形成的冲击力了,那样的冲击力,对于瀚海军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
果然,梨树城城头的炮弹大部分都打在大营北面的空地上,只有少数炮弹侥幸进入到了大营里,除了造成几顶帐篷被砸破之外,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
不过为了“震慑”瀚海军,孟乔芳此时似乎有了将炮弹打光的心思,城头的火炮一刻也没有停歇。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当朱克图、查克丹的大军全部出动了,并在多尔衮、岳讬的大营面前摆好了架势时,孟乔芳出动!
前面说过,孟乔芳是在皇太极第一次进关占据永平之后主动投降的,后来又跟着阿敏顺利回到辽东,对于满清那是忠心耿耿。
大黑山、八面城的战事,对于被围的水泄不通的孟乔芳来说自然无从知晓,何况就算他知晓了也无能为力。
故此,他这一次见瀚海军全体出动,自己也几乎出动了全部的人马,除了李思恭的那一千人继续在城头坚守,剩下的四千镶红旗汉军全部出来了!
这里又有一个故事,孟乔芳麾下这五千人马,除了李思恭那一千人,全部是以前在皇太极第一次入关时在永平一带投降的明军或者俘获的青壮农户,只有李思恭这一千人是从其他汉军旗抽调过来的,这也是孟乔芳让李思恭守城,而自己亲自出击的重要原因。
跟着孟乔芳一起出击的还有原本的永平副将杨文魁,他如今是汉军镶红旗的梅勒额真,与孟乔芳同是副将出身,后来却屈居于孟乔芳之下,除了孟乔芳是时主动投降,深受皇太极信任,能力也是一个方面。
孟乔芳这四千人中,有一千甲胄齐全的刀盾兵,其中有三百人都是扛着一人高大盾的大盾兵,以前明军的典型战法,利用大盾抵近营寨,然后后面的火枪兵、弓箭手掩护,大盾兵利用手中的大斧、大刀猛击木制寨墙是不二法宝。
大盾兵后面是一千火枪兵、一千弓箭手,最后面才是一千骑兵,孟乔芳自己便在这一千骑兵当中!
尼堪大营的北面,张隽端着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盯着孟乔芳大队的动静,当他们在三百面一人高、蒙着铁皮的大盾的掩护下逐渐接近大营时他还是有些担心的,当他们抵近大营约莫五十丈的距离时,他反而笃定下来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